【仿古体新诗】
九三大阅兵
作者/江帆
八十年庆胜日红
金水桥前大阅兵
湛泸龙泉闪寒光
劲旅雄师显威风
银鹰鸣
铁甲隆
步铿锵
容姿整
旌旗猎猎
天撼地动
重器压仓
人潮沸腾
友朋掌声起
仇敌神魂惊
铭记国耻血泪史
缅怀先烈不世功
时刻准备赴疆场
消灭来犯保和平
2025/9/4





1. 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首句“八十年庆胜日红”点明主题,以“胜日”呼应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重氛围,而“金水桥前大阅兵”将场景具象化,形成时空交叠的厚重感。诗中“湛泸龙泉”等古兵器意象与现代“铁甲”“银鹰”并置,既延续了“仿古体”的韵味,又凸显了国防力量的古今传承。
2. 节奏与韵律的张力
全诗采用短句与长句交替的排比结构(如“银鹰鸣/铁甲隆”),模拟阅兵方阵的行进节奏。末句“消灭来犯保和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收束,与“天撼地动”的声势形成呼应,强化了诗歌的铿锵之力。
3. 情感的多层次表达
诗人以“铭记国耻血泪史”追溯历史,以“人潮沸腾”渲染现场激情,再以“仇敌神魂惊”警示现实,最后落脚于“保和平”的使命,层层递进,完成从追忆到宣誓的情感升华。
4. 意象的象征性
“旌旗猎猎”象征民族精神的不屈,“重器压仓”暗喻国防实力的积淀。这些意象既符合“新诗”的现代性,又通过“仿古”措辞(如“不世功”)赋予古典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