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硝烟记忆融入盛世荣光——九三阅兵观礼尾声记
暮色将近,天安门广场的风里还裹挟着未散的礼炮余温。我站在观礼人群中,望着那面缓缓降下的军旗被护旗手稳稳托住,边角的金穗在夕阳下闪着细碎的光,像极了历史长河里那些不曾熄灭的星火。
广场上的喧嚣渐渐沉淀,刚才还震耳欲聋的军歌、整齐划一的正步声,此刻都化作人们轻声的赞叹与眼角的湿润。不远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用颤巍巍的手抚摸着胸前的军功章,那枚磨得发亮的勋章上,“独立自由”四个小字依稀可见。他身旁的孙子仰着小脸问:“爷爷,刚才那些导弹真的能把坏人挡在外面吗?”老人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指着远方仍停驻的地空导弹方阵,声音洪亮:“能!当年我们用步枪打飞机,现在有了红旗导弹,咱的天空再也没人敢随便闯了!”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紧紧攥住爷爷的衣角,目光里满是崇拜。
人群中,几个身着迷彩服的年轻士兵正互相整理着略显褶皱的军装。他们的脸颊还带着长时间站立的潮红,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却依旧身姿挺拔。其中一个瘦高的士兵掏出手机,对着方阵方向按下快门,嘴里念叨着:“得给爸妈发过去,让他们看看我今天就在这儿护旗。”旁边的战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咱这站的可不是普通的岗,是替先烈们看着这盛世呢!”一句话说得几个人都红了眼眶,却又立刻挺直了腰板,仿佛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
我低头看着自己手机里拍下的画面:战旗猎猎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铁甲洪流在长安街留下深深的车辙,还有那些目光如炬的将士们,每一张脸庞都刻着“强国担当”的模样。忽然,广场上响起整齐的合唱声,先是零星几人,渐渐汇聚成磅礴的洪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歌声里,老人跟着哼唱,眼角的泪珠滚落;士兵们抬手敬礼,掌心的温度滚烫;孩子们踮着脚尖,跟着节奏挥动着手中的小国旗。
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军旗的红、军装的绿、国旗的金,在暮色中晕染成一幅温暖而厚重的画。礼炮的余音早已散去,但那“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誓言,却像广场上矗立的华表一般,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底。我知道,这场阅兵的尾声不是结束,而是无数人带着先烈的期盼、带着强军的荣光,向着更安稳的和平、更繁荣的未来,坚定前行的开始。
晚风拂过,吹动了我手中的国旗,也吹动了广场上每一颗滚烫的中国心。远处的华灯次第亮起,照亮了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也照亮了这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的盛世中华。
作者简介
高金秀,女,大专,小学一教师,爱好广泛,书法,,书画,跳舞,唱歌,写作,发表论文三四十篇一等奖,在教学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书法,书画,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