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诗朗诵】
乌斯浑河的女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作者:周文莉
朗诵:宋维东
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在乌斯浑河渡口遭日伪军千余人围困,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包括年仅13岁的王惠民)主动吸引敌人火力,最终在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日伪军逼降,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口号、高唱《国际歌》后集体沉江,壮烈殉国。八位平均年龄不到19岁的女战士以少女之躯,在乌斯浑河的浪涛里铸起丰碑!谨以此诗,致敬八女投江87年。
乌斯浑河的水
还翻涌着1938年的记忆
每一道波光里
1938年10月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
在乌斯浑河渡口遭日伪军千余人围困
为掩护大部队突围
以冷云为首的妇女团八名女战士
主动吸引敌人火力
她们本可以成功撤离
可信念让她们选择留下
为了大部队的突围
当打完最后一颗子弹
面对像野兽一样嚎叫逼降的敌人
她们毁掉枪支
挽着手臂投入乌斯浑河
“幺儿,冷吗?”
风里似乎飘来母亲急促哽咽的牵挂
13岁的王惠民
把冻红的脚趾蜷了蜷
睫毛上的霜
比刺刀更亮:
“大姐,我的胸口被打中了”
“指导员,我的腿中弹了”
“冷姐,你也中枪了……”
“安姐,快把我手松开,别管我了……”
“指导员,你们走吧,我快不行了”
“姐妹们,拉紧手,再坚持一下
让河水吞没,再往前……”
她们挽着手臂,
面无惧色一步一步朝江心走去,
身后枪弹如雨……
年轻的女战士们像一串未熟的海棠
八双眼睛望向河岸
战友们冲出去了
那里有大部队突围的脚印在延伸
八颗心贴着水
八个年轻的身体
布满了子弹的弹痕
13岁、16岁、18岁、20岁、23岁
是八女牺牲时的年龄
她们青春正好,
生如夏花
却在日寇法西斯的枪弹中凋零
1938年的月光
至今还在清洗
乌斯浑河底的八枚勋章
现在的孩子
有啊
八个姐姐
永远住在浪花里
教鱼儿唱《国际歌》
当我们捧起
这碗混着沙粒的江水
就触到了
1938年抗联女兵的温度
宋维东(颂歌神畅),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朗诵联盟朗诵艺术指导;河北公安文联理事;沧州市朗诵协会理事;中国诗人总社朗诵艺术团艺术顾问;北京古塔朗诵艺术顾问;海花文化(上海)工作室语言艺术教研室主任;沧州杨帆文化艺术团朗诵艺术顾问;桃李文化传媒朗诵艺术总监;上海市、河北省朗协会员、宁波市朗联会员。曾担任“2025CCTV梦想中国全国中老年文艺盛典沧州站”、“家声杯朗诵大赛”、“燕赵杯朗诵大赛沧州赛区”、“广播之声艺术节”河北总展演评委。曾荣获2019朗诵联盟第二届“朗诵之王”选拔赛第一名;中国诗人总社2021、2023金话筒奖等。
周文莉笔名 如水,诗人、作家,诗词作品发表在《歌曲》《心声》《上海词家》《月亮情歌》《词坛》《当代词人》《华人歌词》《中国当代词曲作家》《紫荆花开》《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作品《朱家角古镇情》在2025“词曲中国”大型原创词曲大赛中获得金奖,多次在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海派音乐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中获奖。著有个人诗集《月光如水》《我的世界你曾来过》并由潍坊市图书馆和沧州市图书馆收藏。2018年以来在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北56次举办个人原创作品音乐会、朗诵会;曾连续三届获得“贝蒂·黑池”杯全国体育舞蹈大赛冠军。现为: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潍坊市音乐家协会终身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苏州江南织匠旗袍城形象大使;苏州江南名媛文化艺术荟艺术总监;海花文化(上海)工作室创始人;上海市新民社区巡访团顾问;原上海市国标舞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