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文/巩大兵
母亲不爱说话
甚至不会喊痛
尽管一辈子都
在与痛打交道
浑身被砸进
钉子石头,甚至
镰刀斧头
也没听到她喊痛
望着她千疮百孔
的一生
我一生在喊痛
(载《成子湖诗刊》2024年11月刊)
巩大兵,江苏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绿风》《诗潮》《雨花》《青春》和《中国金融作家》等发表诗歌300余首;出版诗歌合集《两个人的圣经》、《三弦琴的驿站》。《宿迁晚报》“桃花源”文学副刊特约点评嘉宾,《<星星诗人>档案》年度登录诗人。获江苏大众文学诗歌奖,被中国诗歌网、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诗选刊》社和《当代诗人》联合评选为″十佳中国潜力诗人"。
诗人巩大兵的《痛》是一首深情而沉重的难得佳作。诗以简洁而哲思的语言,刻画了母亲一生的坚韧与儿子对母亲深切疼惜的感受。
诗歌开篇即点题,“母亲不爱说话/甚至不会喊痛”,直接揭示了母亲沉默、隐忍的性格特征。诗人用“甚至”一词加强语气,强调母亲在面对痛苦时的坚强与不屈。
接下来,“尽管一辈子都/在与痛打交道”,进一步补充了母亲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人用具体的意象描绘母亲的痛苦,“浑身被砸进/钉子石头,甚至/镰刀斧头”,这些冰冷的、具有伤害性的物品,象征着母亲生活中所遭受的种种磨难。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也没听到她喊痛”,再次凸显了母亲的坚韧与伟大。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笔触转向自己,“望着她千疮百孔/的一生/我一生在喊痛”。这里,“千疮百孔”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母亲一生的艰辛与磨难,而“我一生在喊痛”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母亲,展现了自己在面对母亲痛苦时的无力感与悲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对母亲一生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对痛苦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坚韧与伟大,也让我们思考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诗人心底流淌出的情感,直击读者的心灵。
2024.11.25止水坝
《成子湖诗刊》2025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