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加军独库系到
可恨的那一枚哑炮
◎ 当年的一个兵 姚加军
【 姚加军独库系列 】
天山五月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六日的下午八时左右。(新疆的下午八时相当于内地的下午六时,晚上十一时以后天才渐渐变黑)。
玉希莫勒达坂依然簇拥着厚厚的积雪 ,周围没有一棵树一棵草,春天的春意昂然繁花似锦从来不曾踏足这里,也没有夏天的蝉鸣蛙叫百花争艳,有的是靠山坡而排立的一顶顶军用棉帐蓬,从里面进进出出的是一群头戴藤藤安全帽,身穿施工棉衣棉裤的天山筑路兵,大片大片的天山雪花肆无忌惮地落在他们的身上,染霜的眉毛下是一双双坚毅的眼神,矫健敏捷的身躯像天山雪松一样威武挺拔!
玉希莫勒盖达坂2号隧道的掘进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为了加快玉希莫勒盖隧道建设的脚步,三连官兵与时间赛跑,掌握利用好天山隧道施工黄金期的特点,调配兵力,干部战士一起上,连队不留闲人,勤杂班下到各排各班,全连实行“三班倒”作业,人歇机不歇,一、二、三排轮流上。
掌子面上,三班战士马正文(四川崇州人)忙碌了半天终于打好了最后一个炮眼,来不及休息又和助手一起将炸药依次塞进炮眼,并安装好雷管,等全班战士都撤出洞外,他才放心地按下起爆开关,随着呯呯的爆炸声响起,被炸碎的石块纷纷落地,烟雾粉尘顿时笼罩了整个隧道。为确保隧道内施工战士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爆破后排烟设备开始工作,直至隧道内一氧化碳有害气体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施工战士才可准许进入施工。
爆破己经过去了三十多分钟,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规定,一般爆破过十五分钟后,施工人员可以返回现场,不算违章作业,这时准备清渣出渣的战士们完全可以进入隧道内继续进行施工。
而就在此时,在场的三连长李茂水(山西人)却斩钉截铁地向所有战士下达命令:“我一人先进去查看清楚,确认安全后才通知大家进来,全部人员在隧道外待命!”
∴三连长李茂水下达上述命令是否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呢?不!这恰好证明3连长李茂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脑海里始终绷紧了安全笫一这根弦,共产党党员的入党誓词时刻在鞭策着他,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决不拿战士的生命去冒险,更不愿因为自己作为一连之长的莽撞急躁麻痹大意而下达错误的命令,导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伤亡。
此刻,没想到三连长李茂水前脚刚进隧道,后脚三班长周世勋(四川南部县人),二班副何德坤(甘肃武威人)也跟着跑进了隧道。看来他俩是不放心连长一人进入隧道内,再说作为班长副班长也应该像连长一样身先士卒。
也就十来分钟时间,隧道内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股浓烟飞快地窜出隧道外,不好,是哑炮爆炸了!隧道外待命的战士们纷纷向隧道内奔去,自发地加入到抢救战友的行列……
在发生爆炸的地方,战士们发现了己经倒在血泊之中浑身是血的三连长李茂水,三班长周世勋,二班副何德坤。二班副的肚子还被炸开一个大窟窿,肠子己滚落在地上。三人的面部都己被炸得血肉模糊,头上的安全帽不见了踪影,衣服上下全是大洞小眼,炸飞的碎片扎在胸口上,扎在肩膀处,扎在大腿上,己经伤痕累累昏死过去。战士们赶紧将三人抬到隧道口,得到报告赶来的军医及时对三人进行紧急抢救,由于山上条件有限,只能先止血,初步简单地用纱布将伤口包扎起来,然后抬上汽车快速送往山下的新疆陆军一五五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最后又被转送到新疆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进行医治。
经过医生长时间的精心治疗,三人最终脱离了危险,保住了性命,但,三人却因眼睛伤势过重,最终致使三连长李茂水双目失明,从此长期生活在黑暗之中。给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带来无情的打击和无尽的痛苦,得知丈夫严重受伤的消息,妻子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马不停蹄地赶到他的病床前,把泪水咽下肚里,强装笑颜,细心伺候,耐心开导,帮助他尽快走出阴影,开始新的生活。
而三班长周世勋最终是右眼失明,二班副何炳坤是左眼失明,他俩分别还能用一只眼晴看这五彩斑斓的世界,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出院后俩人被评残,相继退伍回到各自的家乡。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连长和班长副班长受伤致残?不进去不行吗?
诸位应该知道,从八一南昌起义人民军队诞生的那一天起,面临每一场战斗,面临每一次生死考验的时候都是党员干部冲在最前头,他们敢于牺牲,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紧要关斗,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就是挥舞大刀的敢死队员,这也成了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成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伟大的人民军队面对强敌永远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事实胜于雄辩,这是一切反动派军队在人民军队面前永远打败仗永远无法弄明白的原因所在!
三连长李茂水,三班长周世勋,二班副何炳坤无愧于天山筑路英雄的称号,永远值得人民敬仰钦佩!
祖国永远不会忘记!

独库公路是这样开出来的!
谨以此篇献给为修筑天山国防公路而受伤致残的战友们!
姚加军
2025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