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杂谈——马
作者:史钧生

万马奔腾追宏梦
马之美称可谓多矣,天马、神马、龙马、飞马、骏马、千里马等等,不一而足,桂冠顶顶,齐加于身。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马的喜爱之情和敬重之意,亦体现了马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犬马之劳”,人们耳熟能详。是赞美马辛勤劳作、不辞辛苦、赤诚奉献精神的常用之词,字字千钧。对马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大贡献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奋越天堑、勇往直前,是马精神的最可敬之处。三国历史上有名的“的卢奋蹄跃三丈,刘备逃生过檀溪”的典故,赵子龙跨白龙马长坂坡独身单骑,在曹操万马军中挥枪舞剑、七进七出,马通人性,人马合一,奋力搏杀,在数十万兵马包围的生死关头,杀出血路,救出襁褓中的阿斗。功勋显赫,名垂千古。若无马勇往直前、奋越天堑、无所畏惧,纵然赵子龙身怀绝技,武功盖世也是徒然无益,难以冲出重围。
像这样英勇的战马不胜枚举。他们在血与火的战场,身处鼓角如雷、杀声震天的境地昂首奋蹄。天堑前纵起飞跃,战火中挺身穿越,面对飞蝗般的箭雨乱矢,心神不乱,直面枪林弹雨,扬鬃展尾,驰骋如飞。前进中同伴中箭、饮弹倒卧于地,亦毫无止步退却的念头,更激发了它们取胜的斗志、前进的力量,他们为跨越而生,为冲锋而生,他们的生命之歌就是勇往直前。
昂首负重,步履弥坚,是马精神的最可赞之处。岁月悠悠,数千年来,马以其坚韧的钢铁之躯,犁耕、拉车、驮运不停蹄,耕出历史的新天地,使人类社会告别奴隶步入封建,把农耕文明带入人间。几千年来,组成特殊的战斗群体,用自己如钢似铁的脊梁,穿越数千里,往来于南北,奔波于东西,把祖国各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大海之滨到昆仑雪域,从郁郁岭南到塞外漠北,踏白云穿一线天,出入无人之境,历经失足坠崖之险,将东西之需、南北之缺,运苏杭、走河西。踩出了马帮故道,开拓了丝绸之路,播撒文明,推动历史。
终年与崎岖艰难相伴,与疾风暴雨同行。风餐露宿,无繁华热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言负重向前。从不因苦而鸣、因累而嘶。踏石留痕踩出历史故道。这些历史印痕是赞美马负重而前、步履弥坚可贵精神的最美文字。今虽有汽车、火车、飞机等等便捷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但马的历史功绩岂可忘却!马忍辱负重的精神岂能泯灭!
天上人间,奋蹄依然,这是马精神的最可贵之处。无论是神圣为天宫的龙马,抑或贵为御苑皇室的御马,从不因在天而神气凌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也不因在皇室名门而娇贵非常、狂傲不羁、唯我独尊,更不因落入乡野农家为耕马,进入贩夫走卒之户为驮马而现卑微郁郁寡欢、垂头丧气,不因境遇而丧志,从不为出身而失真。
马无论立于何处,居于何地,不失本分,忠于职守,赤诚耕耘,积极驮运,奋蹄永进。不慕富嫌贫,不追求荣华而弃茅舍,时时昂首挺立,处处劳作奋蹄,天地可鉴其诚,日月可察其勤,山川可观其贞。
赤诚忠义,不辱使命,是马精神的最可取之处。历史上赤诚忠义的英雄义士多多,赤诚忠义之马亦不少。然而赤诚忠义之士大多是赤诚忠义之马力挺所成就,马的精神助推了英雄,英雄的气概造就了马的神勇,达到了人马合一的境界,世之赞叹。妇孺皆知的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出五关斩六将,护卫皇嫂,威名显赫,忠义彪炳史册,正是千里奔袭无倦意、四蹄生风疾如飞的赤兔马成就了他的功业、忠义和千古威名;忠诚义士艾谦,为救护忠良,除却奸佞,不辞劳苦日夜兼程赶赴边关报信,累及昏厥命悬一线,正是日行八百夜行千里的火焰驹助他完成义举,人马皆流芳百世。
更值得称道的是许多赤诚忠义的战马,把奄奄一息的主人驮回营地,对身负重伤落下雕鞍的主人,或返回营地搬救兵,或静立主人身旁不离不弃,直至主人获救。抗日战争时期的功勋战马“飞飞”,不仅挽救了主人的性命,又口衔炸弹冲向日本鬼子的弹药库,炸毁鬼子的老巢,立下了赫赫战功,不愧是赤诚忠义之马、神马,人当仰效之马。
万骑同向,浩气冲天,是马精神的最动心之处。马秉性喜众群居,极具凝聚力,向心力,头马呼之,众马应之,疾而聚之,唯头马之首是瞻。首马奋蹄众马从之。“四山旗似晴卷霞,万马蹄如骤雨来”,万马合众,同向奔腾,气吞万里,势如万顷波涛连天而涌,雄壮之势乃天地之大观。
恰似十三亿炎黄子孙,众志成城,意气风发同圆中华复兴之梦的勃勃壮伟画卷。中华儿女当效马为贤,凝心聚力,勇往直前,昂首负重,恪尽职守,赤诚坚定,不达目的不卸鞍,展英姿雄风,排除万难,高歌猛进,朝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引的前进方向,向前!向前!万马奔腾追宏梦!
作者简介:史钧生,宝鸡扶风人,曾担任宝鸡市文广局局长,宝鸡市老年科协常务副会长、宝鸡市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宝鸡市戏剧协会名誉会长。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十余篇。参与创作《人间真情》等剧目,大型秦腔历史剧《苏若兰》进京汇演,获得陕西省艺术节一等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