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腔《血手印》一案就在这里发生
文/巩钊
在周至县的东南角上,有两个相距不到一公里的村庄,一个叫林家滩,全部都是林姓人,一个叫北千户,村里百分之七十的人姓王。他们连畔种地,鸡犬之声相闻,一千年来却从不通婚。这是为啥呢?据传说,秦腔《血手印》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林家滩的。
《血手印》的故事很简单。说是林家的小伙林昭德和王家的姑娘王桂英定了婚,可是王家嫌弃林家家中贫穷意欲退婚,王桂英誓死不从父意,准备夜间花园赠金。王家家人从中作梗,设计陷害林昭德,最后经过包拯审理查明此案,二人完婚,以喜剧结尾收场。
戏曲是经过历朝历代演义改编的,也代表了人们对一段美好姻缘的祈愿和祝福。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远比戏剧要复杂的多。如果按照戏曲的结局是个喜剧,也就不会发生以后林王两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事了。
王家的姑娘王桂英,出身北千户村大户人家,知书达礼,贤惠善良。嫁给林家以后,孝敬公婆,夫妻恩爱。可是林昭德突然夜间暴亡,林家怀疑儿子的死亡是王桂英与别人通奸所致,便告到了官府。官府断定这是王桂英勾结奸夫害死原配丈夫,便将王桂英打入大牢,只待秋后问斩。
官府草菅人命,引起了北千户村王姓族人的极大愤怒。族长带领全体族人在县衙击鼓叫屈,可是县老爷一意孤行,根本不体恤实情,继续维持原来的错误判决。王姓族人坚决不服,又把官司打到了省城,费尽周折。有幸遇到了放粮路过的青天包老爷,包老爷觉得案情蹊跷,遂命人开棺验尸。验尸结果是暴病而亡,与王桂英没有关系,命令周至县衙从大牢里放出王桂英,并给予旌章列表,树立贞节牌坊。
北千户王姓虽然打赢了官司,可是花了三年的时间,人力物力受到了很大的消耗。林家滩林姓本来是个小户,从各方面都不如王家大户,输了官司更是赔了夫人又折钱,从此以后多年萎靡不振。王姓族人从县衙接回了自己的姑娘,坚决不回林家滩。
千年过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可是北千户村遵循祖先传下来的规定,永远和林家滩不结亲。除了王姓族人以外,村子里其他的张王庄崔等姓氏也不和林姓人通婚。虽然在田间地头见面也打招呼,农具借着使用,互相让烟递火,甚至去对方家里吃饭,可是绝对不提儿女之间的婚姻大事。
时代在前进,愿北千户村和林家滩村抛弃千年恩怨,尽快结束这段历史。
巩钊,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魁星文学社《耿河》杂志副主编,有作品集《云水情怀》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