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边
人大约总要有点玩具,玩具并不是小孩的专利,没有玩具的成年人,工余或农闲之际,也会索然无趣。其实玩具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有了玩具便会有玩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是呼朋邀友,磋艺问趣。有的还成立这样那样的兴趣协会,就是老年活动室的老头老太,搓搓麻将打打扑克,老哥儿老姐妹边玩边拉拉家常,也是不亦乐乎。
前年劳动节前,在苏州工作的女儿准婿将回来过节,打电话告诉我帮我买了个玩具,我问莫非是电脑,女儿惊讶地说你怎么一下就猜中了。其实是女儿晓得我没事喜欢拿纸头涂鸦,于是给我弄了个涂鸦玩具。
当平素只有在人家办公室才能看到的神秘之物真的放到我桌上时,不敢相信我这种大老粗居然也有摆弄上它的一天。女儿教了我开机和关机步骤,帮我调到搜狗输入法式并创建了文档,进入文档后,我便学着敲起了键盘,几分钟,清爽整齐的几行文字便出现在屏幕上,再也不是我画在纸上的“鸡脚爪”了。乘着兴高采烈,连夜便把1983年写了就丢在抽斗角落里的旧文《陶女》四千余字打了出来。后来一发而不可收,电视连续剧不看了,每天晚上都要开机打上二三百字。六月份看了丁山电视台关于丁山内容的征文后,更是直接在键盘上写出了一万多字的长散文《丁山庙会》。
去年春节,女儿又帮我装了宽带,并为我注册了网易邮箱。后来在邮箱界面上,我至今都说不清怎么误打误撞竟打开了博客,在一番复制粘贴后,《陶女》等文章又弄到博客里去了。博客引来了访友,于是试着回访,访来访去就访到了“宜兴老丁”和“氿边柳”两位宜兴网友。在“宜兴老丁”引导下,又注册了宜兴网,一下子更结识了“鹿鸣呦呦”“梅心蝶骨”“陶都风”等众多网友。而且个个都是文化人,我们乡下叫作大先生的。这下玩大了,不仅去宜兴拜访了“氿边柳”和“鹿鸣悠悠”两位,还在11月15日女儿的婚礼上,邀请了一桌阳羡论坛文学版网友,其中新加入宜兴市作家协会的“雪域百合”当众宣讲的新婚贺词,是女儿女婿这天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年轻人请网友不稀奇,稀奇的是我这个土老冒,惊得人家饭店里一帮服务员看西洋镜一样直打量我们的网友一桌。
去年在陈卯生老师处收到了陈锡生先生转送的《艺界》杂志。回来便依着网址把拙作《丁山庙会》投了过去,居然一炮中榜,激动之余,在文学版上发了个《乡下大老粗也有铅字了》的帖子,当即受到众多网友的佳誉热捧并被“陶都风”总版主加置为精华博文。
元旦佳节,兄弟姐妹相聚,我拿出《艺界》炫耀着说:“如今咱也算文化人了呢。”众人争着翻看,我那老太婆说:“听他吹呢,腰眼头挂个死老鼠,充打猎的了。”我说:“我费了这么大劲弄出来的巨作,怎么是死老鼠了呢?”他说:“你以为名件呀。”边说边却把书小心翼翼收起来,只肯大家看打印稿。接着又把大家领到电脑前,掌握鼠标一下就点开了女儿的婚礼光碟。面对众人的诧异,她说:“怎么,许他玩不许我玩呀。”得,原来乘我上班,她也玩上了。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红塔记忆》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