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处暑的“处”在古汉语中意为终止、躲藏,因此处暑即“暑气终止”。该节气标志着三伏天结束或接近尾声,暑热逐渐消退,但受“秋老虎”影响,部分地区仍会短暂回热。
处暑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方降温明显,早晚温差增大;南方虽可能有“秋老虎”,但整体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降水与物候:北方雨季结束,天气干燥;南方降水减少,农作物进入成熟期,鹰类捕食活动增多。
文化习俗与农事活动
传统习俗:包括祭祖、放河灯(中元节)、开渔节(沿海地区)及“出游迎秋”等。
农事意义:处暑是秋收关键期,民间有“禾乃登”“抢收抢晒”的农谚,需防范秋雨影响。
刊头题字/张庆业
处暑
作者/大马迎风
半热半凉半目黄,
一山一水一篮香。
田畴喜鹊摇花尾,
门下孩童唤满仓。
2025.08.23农历已巳年初秋处暑之际写于沈阳青年湖侧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