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北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 50公里。由于处在因苏轼《题西林寺》中一句极富哲理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汉唐时成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为后来净土宗的正式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慧远大师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慧远大师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后悟彻真谛,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慧远大师二十四岁时,便开始讲经说法,听众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慧远大师便援引庄子的义理为连类,采用“格义”的方法,令听众清楚地领悟。
慧远大师著述宏富,相传鸠摩罗什大师读到慧远大师所著《法性论》,大加赞叹云:“边国人未有经,使暗与理会,岂不妙哉!”。
在弘法传道的过程中,许多人皈投到慧远大师座下。东晋太元四年(公元379年),道安大师为前秦苻坚所执,往长安,其徒众星散。慧远大师只得率领弟子数十人,打算去罗浮山。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到庐山清净,足可以息心敛影办道,于是驻锡庐山的龙泉精舍。因此,刺史桓伊发心建造东林寺,慧远大师自此以东林为道场,修身弘道,著书立说直到晚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由于慧远大师的德望,当时的东林寺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中外僧俗,望风遥仰。有“东向稽首,献心庐岳”之说,遥与北方长安消遥园(草堂寺)平分天下。
东晋时代,佛法虽已不断地传入,然尚不完备。所以梵僧来华弘化者,仍然络绎不绝。慧远大师感于法道有缺,曾派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梵本佛经,遂于庐山置般若台译经,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
据《远公别传》记载:慧远大师在庐山的净修,非常精勤勇猛,曾于念佛三昧中,三次见到佛菩萨的“圣相”。然而慧远大师从未向他人宣示。其后一次在般若台的东龛,刚刚从定起来,又见到阿弥陀佛身满虚空,立于圆光之中,有无数化佛及观音在侧。据说同时看佛的还有慧持、昙顺、刘遗民等。
慧远大师听说天竺(即古印度)有佛影,是过去佛的前身为毒龙时所化之影,在北天望月氏国那竭呵城南古仙人的石室中,须经过流沙大流漠再向西有15850里。慧远常为此欣感于怀,有志前往瞻仰。恰巧有个西域的和尚能够叙述佛影光明赫烁的图像。于是慧远在一处依傍山川而防水的地方,营筑龛室,请妙手画工淡彩图写。据传所成之佛影色疑积空,望似烟雾,晖相炳琼,若隐若现。慧远亲笔为佛影作铭文5篇。
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共期西方。还在寺内率众精进念佛,凿池种莲花,在水中立十二品莲花,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由于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正确,莲社123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甚至有的还在现身中见佛,如刘遗民等。
当初,陶侃任广州太守时,有个打鱼的人在海上见到佛的光明,每天晚上都发出鲜艳的光芒,过了10天之后,光明更盛。渔人感到很奇怪,上报陶侃,陶侃亲自前往察看,乃是阿育王像在发光, 立即将神像接回,送到武昌寒溪寺。一次,寒溪寺寺主僧珍,因故前往夏口,夜里梦见寺院着火,只有阿育王像所居之屋有龙神围绕。僧珍醒来,立即回到寒溪寺,寺院已经被烧尽了,只有存放阿育王像的房子完好无损。陶侃后来又调任他处,因阿育王像有威灵,遣派使者去迎接,数十人抬着佛像,来到江边,抬到船上,船却沉没了,使者很害怕,又跑回去了,竟不能将佛像移走。陶侃幼年雄武,但他平时为人却薄于信情,因此,在荆楚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
“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可以诚致,难以力招。”
待慧远创建东林寺后,祈心奉请,阿育王像飘然自轻,自己来到东林寺。
人们这才知道慧远的神威,这也证明了那首民谣中所说的话。于是慧远率众行道,昏晓不绝,佛祖释迦牟尼之余化,在这里得到复兴。随即,谨严遵守戒律,能够排除已欲之士和绝弃尘世的佛教信徒们不约而同地望风遥集,来到东林寺。
慧远孜孜为道,务在弘扬佛法,每逢有西域来的高僧,慧远都恳恻咨访。听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来到关中,慧远立即写信问候说:“释慧远顿首。 过去您在外国,音信不通,只是风闻一些您的事迹,感到非常欣悦,但是路途遥远,不能相见,常以此为憾。刚刚知道您带着深刻的佛理来游中国,每到一个地方都答疑解惑,走了很多地方。每当要宣扬传播大乘深妙之法,我都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因为我还没有进入众妙之门,不能感悟佛祖留下的灵迹,常因此而感慨于怀……
后秦姚兴很钦慕慧远的品德、风范和才华,致信殷勤问候,书信和布施接连不断,还赠送了龟兹国的细缕杂变像,以示款款之心。《大智论》译出后,姚兴立即送给慧远,并写信请慧远作序。由此可见慧远当时在社会上名气之大。慧远则常感到《大智论》的内容深刻、广泛,初学者很难掌握。于是他将其中的主要内容摘抄下来,编为20卷,以便于学者们学习。
慧远大师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为当代所宗,亦受国外僧众所钦敬。庐山之东林寺为当时南地佛教中心,与罗什所居止之长安中分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