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立志于学
作者:张煜熙(浏阳市嗣同学校)
指导老师:赵芳
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学习孔子,于十四岁的我们而言,“立志于学” 恰是成长航道上的醒目灯塔,指引前行方向。
“立志于学”,首在明 “为何学”。课本里的铅字、师长的教诲、父母的叮咛,都在诉说:学习,是对自我负责,筑牢成长根基,实现人生价值;是对家国负责,积蓄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接力手。这份认知,让 “学” 有了沉甸甸的意义,催促我们奋进。
立志,先立对己之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生活的前提,规律作息、坚持锻炼,守护好这副皮囊;言行是素养的镜子,文明有礼、诚信担当,让文化修养与个人形象相得益彰。对自己负责,是在生命的土壤里深耕,为成长汲取养分。
对社会负责,可从细微处发轫。不乱扔垃圾,是守护公共环境的自觉;传染病来袭时服从安排,是护己亦护人的担当;参与志愿活动,在奉献中收获成长。个人与社会本就休戚与共,我们是社会的微末细胞,点滴行动汇聚,便是社会向前的洪流。
而责任的重量,更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回溯往昔,保尔・柯察金少年从戎,以解放全人类为志,奔赴热血征程;邓稼先早早立下报国志,为国防事业隐姓埋名;毛泽东洞察民族危机,以革命火种点亮希望;无数青年投身革命,用热血浇灌理想之花。
如今,新时代的浪潮奔涌而来,伟大复兴的梦想触手可及。我们正值 “风华正茂” 的年岁,当以先辈为镜,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使命。在课堂上求知若渴,在生活中践行担当,让 “立志于学” 化作脚步,丈量责任的长度;让 “不负韶华” 成为底色,绘就青春的模样。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愿我们以十四岁的热忱,锚定 “学” 之方向,背负对己对国之责,乘时代之风,破浪潮而行,让青春在担当里闪光,让 “立志于学” 的种子,在伟大复兴的土壤里,长成遮天蔽日的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