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文集相当厚重,有着浓郁的书卷香气。单单一卷在手,翻动书页,看着这秀美的文字,听着这书页滑动的声音,就让人有一种安祥宁静,心旷神怡之感。
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
静静地阅读着,感觉是在和一个智者,无拘无束默默交流着。
这其实只是作家吴振尧先生,诸多著作里的其中一本。
吴振尧先生作品极多,说是才高八斗著作等身,一点也不为过。也许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加持,也许是他血脉里流淌着那份执着与热爱,在这些平凡而浪漫的岁月里,吴先生用他的如椽巨笔,和多年的心血,自己筑造起了一座专属于他的、辉煌灿烂的文学殿堂。
他的东江五部曲系列《东江往事》,《东江村事》,《东江渔歌》,《东江落红》,《东江廊桥》,洋洋洒洒数百万言,实在是让人赞叹不已。
当时,我有幸拜读到这些著作,心中的钦佩之情也是由然而生。也想写一些文字,抒发一下这酝酿在胸中,如同酒一般美好的情怀。
奈何一直迟迟未曾落笔。
一则是这些著作已经相当知名,早有众多作家、学者,写了评价相当高,行文相当好的评论,我再来写也不过是锦上添花,难有太多的新意。
二则是我在文学上作品也较少,也只是在前几年疫情期间,才重新提起搁置多年的笔,写了点小文章。大学时代修读的专业也不是中文系,工作上也是偏向于医学领域,故而一直未敢轻言,以免有班门弄斧之嫌。
大多数时间,我只是默默地拜读这些华章,感受一下字里行间流动的情感温度,闪耀的智慧火花,领略一下这飘溢而出的文采,和掩饰不住的清雅。
吴振尧先生是以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成名的,以上那些厚厚的小说著作,无疑是他创作丰收的成果,是笔墨的汇聚,也是汗水的凝聚!
长篇小说大多是虚构的,需要作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创作热情。长篇小说还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艺术,需要作家能够在生活中提炼出有用的素材,再加于巧妙的运用。就像从矿石中提炼出黄金一样,去构造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世界。
要完成一本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显然是多么不容易。
吴振尧先生就在这本《东江丝语》中,详细谈到了创作长篇小说的方法,例如书中的“敬陈管见”篇记载,《长篇小说创作的关键步骤》,《小说写作的结构是什么》,《宏大叙事是小说的灵与肉》等,娓娓道来,有理有据。
这是吴先生的创作心得,也是能够启迪后来学者的有益教材!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是很好的方法论,是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
通过《东江丝语》,可以知道,吴先生不只是在纯虚构的长篇小说中有很高的建树,在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稿,报告文学上,也有不俗的成绩。
当时他任职师部宣传科新闻组长,曾经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大报发表过300多篇新闻稿。这写作强度可见有多高。但即使在如此紧张的工作间隙,他还挤时间创作和发表了100多篇的文艺作品。
他的才华,热情,和精力,都宛如是奔涌的浪潮一般,源源不断。
从《东江丝语》与及这本书的姊妹篇,几乎同样厚度的大作《天眼》中可以看到,吴振尧先生在诗歌创作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爱的光环》,《宝林之歌》,《巨人傲然屹立》,都是文学上相当罕见的长诗。动辄洋洋洒洒数万行,二十多万字的一篇长诗,让人看到了这位当时还那么年轻的诗人,身上散发着的非同凡响的耀眼光芒。
诗歌从来都是激情的艺术!是怎样的一种壮怀激烈,壮志豪情,才能去创作出这么绵长、这么豪华的壮丽诗篇!
这一定是对文艺深入骨髓的热爱和无比崇高的敬意了!
《东江丝语》还在很大篇幅上,流露出了吴振尧先生对众多文友作品的关爱,还有对后辈的提携之意,读来字字珠玑,是非常暖心的。虽然隔着书页,还能感受到那种如沐春风的欢畅。
在这个美好的午后,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这本厚厚的著作上,煜煜生辉,闪耀着瑰丽的光。
作者: 駱麟驪
惠州市惠城区人,发表有长篇小说《都市豪门超级医师》,《碧鼎照丹心》,《寒剑情》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