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裂帛惊雷
日子陡然成了一张拉满的弓弦,绷得死紧,发出细微欲裂的呻吟。周自省活得如同一个扯线的傀儡,白日里是那个唯唯诺诺、埋头抄书的落魄少爷,应对着周福偶尔投来的、愈发探究的目光,和周荣那阴魂不散、总在巷口“巧遇”的盘诘。他学着那夜冰冷的指令,将惶恐压进眼底最深处,脸上只余下一种近乎麻木的温顺与疲惫。
唯有夜间,当万籁俱寂,那“东西”便愈发清晰活跃。它不再满足于偶尔的指令,开始蚕食更深的东西。周自省伏案抄写,笔下的字有时会陡然一变,带出几分锐利孤峭的锋芒,惊得他忙用墨污去;读书至深夜,脑中会无端迸出些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批注,骇得他冷汗涔涔,慌忙合上书页,仿佛那字里行间会跳出吃人的猛兽。
更可怖的是梦中。不再是混沌一片,而是异常清晰。他时而在无尽回廊里被另一个自己持刀追杀,刀锋冷冽;时而又与那“自己”并肩,冷眼旁观着族中众人的虚伪算计,甚至筹划着如何反戈一击。醒来时,心悸犹在,枕席冰凉,竟分不清那彻骨的寒意是来自梦境,还是来自悄然漫上心头的、属于另一个灵魂的冰冷快意。
他藏钱的地砖下,铜板缓慢增加,像是一种无声的倒计时,催促着某种未知的结局。
这日午后,阴霾沉沉,压得人喘不过气。周自省正对着一卷《礼记》发怔,院门却被不轻不重地叩响了。不是周福那种苍老的试探,也非周荣油滑的节奏,而是一种带着居高临下意味的、规整的敲击。
他心头一跳,那股冰冷的意念瞬间苏醒,如薄刃出鞘。他深吸一口气,压下骤然急促的心跳,脸上迅速堆叠起惯有的怯懦与恭顺,小跑着去开门。
门外站着两人。前面是管家周福,微弓着腰,脸上是惯常的木然。而他身后半步,立着一位身着簇新绸缎棉袍、面容冷峻的中年人——是三叔公身边最得力的总管,周秉坤。此人素来深居简出,只在家族重要事务时露面,此刻竟亲临这偏僻院落。
周自省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寒意窜遍四肢。
“自省少爷,”周福哑着嗓子开口,眼皮耷拉着,“秉坤总管来看看。”
周秉坤并不寒暄,锐利的目光如鹰隼,缓缓扫过破败的院墙、积尘的窗棂,最后落在周自省脸上,那审视几乎要剥下他一层皮。“三老爷关心侄孙生计,听闻近日勤勉,特让我来瞧瞧,可有短缺。”声音平稳,却字字带着分量。
周自省腰弯得更低,声音挤出喉咙,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与惶恐:“劳三叔公挂心,劳总管跑动,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周秉坤鼻腔里几不可闻地哼了一声,迈步便往里走。周福紧随其后。周自省只能侧身让开,垂着头,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钉在两人脚下。那冰冷的意念在他脑中尖啸:“沉住气!”
斗室狭小,一览无余。破榻,旧桌,满架杂书,空气里弥漫着劣墨与陈腐纸张的气味。周秉坤的目光慢条斯理地扫过每一处,手指偶尔划过桌面,捻起一点灰尘。周福则垂手跟在后面,浑浊的眼睛却似无处不在。
周自省垂手立在门边,感觉每一次心跳都如同擂鼓,撞击着耳膜。他感到那“东西”正透过他的眼睛,冷静地记录着周秉坤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分析着其下的意图。
突然,周秉坤在书架前停步。那里堆放着一些周自省平日练字的废稿。他随手拿起一叠,漫不经心地翻看。大多是工整的馆阁体,抄录的经文。
周自省屏住了呼吸。
蓦地,周秉坤抽出一张纸。那不是抄书的稿纸,而是周自省前夜心绪不宁时,随手写画的一张碎纸——上面有狂乱潦草的字迹,反复写着“困兽”、“破笼”、“何处去”,还有几个被浓墨狠狠涂鸦掉的、依稀可辨是“杀”字结构的墨团!
时间仿佛骤然凝固。
周秉坤捏着那张纸,缓缓转过身,目光如冰锥般刺向周自省,之前的伪饰彻底剥落,只剩下冰冷的质询:“哦?侄孙近日……心绪不宁?这写的是何物?”
周福也抬起头,那双老眼里瞬间没了浑浊,只剩下精光。
冷汗顺着周自省的脊沟滑下。他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铁钳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那冰冷的意念疯狂运转,却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致命危机扼住,一时竟寻不出完美的应对。
绝望的阴云瞬间笼罩下来。
就在此时——
“砰!!!”
一声巨响毫无征兆地从院内爆发,如同平地惊雷!像是重物狠狠砸碎了瓦砾,又夹杂着木材断裂的刺耳噪音!
屋內三人俱是浑身一震。周秉坤到嘴边的诘问猛地噎住,惊疑不定地扭头望向窗外。周福也瞬间变了脸色,下意识向前一步,似要护住周秉坤。
混乱中,周自省感到那冰冷的意念抓住这千钧一发的空隙,猛地攫取了他的声带,一个极度惊惶、带着哭腔的声音从他喉咙里迸发出来,完美地融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啊!定是院墙头那枯死的歪脖子树!前几日就摇摇欲坠了!我说会砸下来!这可如何是好!”
声音凄惶无助,恰到好处地解释了他“心绪不宁”的缘由,并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引向了院外。
周秉坤眉头紧锁,狠狠瞪了周自省一眼,显然不信,但院中的巨响与混乱不容忽视。他一把将那张碎纸攥入手心,厉声道:“出去看看!”说罢,当先大步跨出房门。周福立刻跟上。
周自省腿软得几乎站立不住,勉强扶着门框,跟了出去。
院内,靠西的一段矮墙果然塌了一截,碎石烂瓦散落一地,一段朽烂的树干横亘其中,尘土尚未散尽。
周秉坤站在废墟前,面色阴沉如水,扫视着混乱的现场,又回头冷冷瞥了一眼面无人色、瑟瑟发抖的周自省。周福则已急忙唤了闻声赶来的两个粗使仆役清理查看。
那张要命的碎纸,还紧紧攥在周秉坤手里。
周自省垂下眼,心脏仍在疯狂跳动,几乎要撞碎胸骨。方才那声救命的巨响……是巧合?还是……
他不敢深想,只感到那冰冷的意念在体内缓缓流动,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冰冷的余悸。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