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七律
时令乖张气未央,
炎凉争逐演洪荒。
穿林骤雨骄阳隙,
动地狂飙野调昂。
草木虫鱼安物性,
东西南北共坤纲。
梅兰松竹经寒暑,
山水人生自抑扬。
向荣随想
乙巳年甲申月
注:想谈人生,见秋悟之。
《秋声》评析:洪荒变奏中的物性沉思
糜向荣先生这首《秋声》七律,以秋声为引,在时令乖张、自然剧变的背景中,层层展开对宇宙秩序与生命韧性的深邃思索。全诗气象宏大,笔力遒劲,在传统意象的铺陈间灌注了现代哲思。
**首联“时令乖张气未央,炎凉争逐演洪荒”**,如骤起鼓点,定下全诗基调。“乖张”直指气候异常,“未央”暗示动荡未息,“炎凉争逐”以人性化笔法描摹冷热交锋的激烈,“演洪荒”三字更将眼前景象推溯至天地初开的混沌本源。开篇即将具体秋声升华为宇宙秩序的宏大隐喻。
**颔联“穿林骤雨骄阳隙,动地狂飙野调昂”**,承“洪荒”之势,以工丽视听对仗呈现自然伟力。“骤雨”与“骄阳”本相克,却共存于“隙”的微妙平衡中;“狂飙”撼动大地,“野调昂”三字却赋予风暴以奔放不羁的野性韵律。自然暴烈表象下,暗藏内在节律。
**颈联“草木虫鱼安物性,东西南北共坤纲”**,笔锋陡转,由动入静。“安”字如定海神针——草木枯荣、虫鱼蛰伏,皆循自然本性;“共”字则昭示方向各异的万物,终在“坤纲”(大地法则)中达成和谐。此联如激流中的磐石,揭示狂暴表象下的永恒秩序。
**尾联“梅兰松竹经寒暑,山水人生自抑扬”**,将物性升华至生命境界。梅兰松竹历经寒暑而风骨愈劲,成为永恒精神的象征;山水有起伏,人生有沉浮,“自抑扬”三字道出跌宕本身即是宇宙韵律。自然之声与生命之音在此浑然交响。
全诗结构如一部四乐章交响曲:洪荒序曲(首联)、自然变奏(颔联)、哲思慢板(颈联)、生命终章(尾联)。诗人以“秋声”为琴,拨动天地琴弦——在气候异变的现代性焦虑中,梅兰松竹的坚韧与“自抑扬”的豁达,恰似一剂清凉散,唤醒我们对宇宙恒常节律的敬畏与对生命内在韧性的信心。那穿林狂飙,终在“坤纲”的宏大乐谱中,化作启迪人心的永恒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