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醉仙迷局
青阳镇的暮色笼罩着长街,楚云舟背着昏迷的沈青璃,踏着青石板路疾行。血渍在他背上晕开,与沈青璃的青色衣衫混作一团暗色。街边商贩纷纷侧目,又在他凌厉的眼神下慌忙低头。
"醉仙楼..."楚云舟抬头望见不远处一座三层木楼,朱漆大门上方悬着金字匾额,门前挂着两盏红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他刚踏入门槛,一个浓妆艳抹的中年妇人便迎了上来:"这位客官..."话未说完,看清他背上之人,脸色骤变,"快随我来!"
楚云舟跟着妇人穿过喧闹的大堂,转入后院一处僻静厢房。妇人利落地闩上门,掀开沈青璃的衣衫查看伤势,倒吸一口凉气:"血莲刃所伤?谁下的手?"
"血莲卫。"楚云舟声音嘶哑,"您是柳三娘?"
妇人点头,从柜中取出一个紫檀木匣,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个瓷瓶。她选了三个,将药粉混合,轻轻撒在沈青璃伤口上。昏迷中的沈青璃眉头紧蹙,却未醒来。
"伤口太深,毒已入血。"柳三娘神色凝重,"需要'九转还魂丹',我这里只有半颗。"她转向楚云舟,目光如刀,"小子,你可知她是谁?"
"魔教圣女。"楚云舟直视她的眼睛,"也是我的救命恩人。"
柳三娘冷笑一声:"那你可知,她为了救你,背叛了整个魔教?血影魔尊已经下了诛杀令,凡见她者,格杀勿论!"
楚云舟胸口如遭重击。他望向床上面色惨白的沈青璃,想起她挡在自己身前的身影,喉咙发紧:"我定护她周全。"
"就凭你?"柳三娘嗤笑,"魔教高手如云,血影魔尊更是武功深不可测..."
"我有《天机谱》。"楚云舟打断她。
屋内突然安静。柳三娘瞳孔微缩,半晌才道:"原来如此...难怪..."她突然压低声音,"今夜子时,城南老槐树下,有人能救她。记住,只准你一人去。"
楚云舟正欲追问,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响。柳三娘脸色大变,猛地推开楚云舟:"小心!"
"嗖嗖嗖"三支毒箭穿透窗纸,钉在床柱上。柳三娘袖中飞出一道银光,窗外传来一声闷哼。
"走密道!"她掀开床板,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入口,"带她去城南!记住,子时!"
楚云舟抱起沈青璃钻入密道,身后传来柳三娘的厉喝:"魔教妖人,也敢来我醉仙楼撒野!"接着是兵刃相交之声。
密道幽深潮湿,楚云舟借着壁上微弱的荧光摸索前行。怀中的沈青璃呼吸越来越弱,鲜血浸透了他的前襟。
"坚持住..."他低声呢喃,不知是对她说,还是对自己。
一个时辰后,楚云舟从一口枯井中爬出,眼前是一片荒废的坟场。夜风凄冷,老槐树的枯枝在月光下如同鬼爪。
子时将至。
忽然,一阵诡异的铃声从远处传来。楚云舟警觉地按住剑柄,只见一个佝偻身影提着白灯笼,缓缓走近。来人全身裹在黑袍中,只露出一双浑浊的眼睛。
"楚...云...舟..."声音嘶哑如同砂纸摩擦。
"阁下是谁?"楚云舟剑已出鞘三寸。
黑袍人发出夜枭般的笑声:"救她的人。"他伸出枯枝般的手,掌心里躺着一颗赤红如血的丹药,"九转还魂丹,换《天机谱》一观。"
楚云舟心头一震:"你如何知道..."
"老朽无所不知。"黑袍人阴笑,"比如...你师父玄真子并非死于魔教之手..."
"什么?"楚云舟如遭雷击。
黑袍人却不答话,只是晃了晃手中的丹药:"交易否?"
楚云舟看着怀中气若游丝的沈青璃,咬牙道:"好!"
他刚接过丹药,远处突然火光冲天,数十支火把如长龙般向坟场移动。黑袍人怪笑一声:"追兵来了,小子,后会有期!"说罢身形一晃,竟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楚云舟顾不得多想,急忙将丹药喂入沈青璃口中。片刻后,她苍白的脸上竟浮现一丝血色,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云...舟..."她微微睁开眼,虚弱地抓住他的手腕,"快走...那是...陷阱..."
话音未落,四周已响起杂沓的脚步声。火光照亮了坟场,楚云舟看清了来人——
为首的竟是一个月白长衫的中年文士,面容儒雅,手持一柄白玉折扇。在他身后,站着数十名黑衣人,每人胸前都绣着血色莲花。
"楚贤侄,别来无恙啊。"文士微笑,声音温润如玉。
楚云舟浑身血液几乎凝固:"师...师叔?"
这文士赫然是他奉师命要寻找的师叔——"玉面书生"白子羽!
白子羽轻摇折扇,叹道:"交出《天机谱》吧,看在你师父的份上,我留你全尸。"
月光惨白,照在坟场累累白骨上。楚云舟抱紧沈青璃,孤鸿剑在手中发出嗡鸣。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
师父之死、魔教追杀、甚至与沈青璃的相遇...全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
而布局之人,此刻正站在他面前,面带微笑......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