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三叶三
主播:孙丽芬
点评:夕耕/星钻/木木
监制:夕耕 制作:一米阳光
在时光的河流中,诗是闪烁的星钻,映照生命的幽微与辽阔。本期我们荣幸呈现新加坡诗人三叶三的三首获奖力作,它们以独特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语言艺术,在不同时刻打动了评委与读者,成为【女神诗社】月赛中的璀璨篇章。
三叶三的诗作,意象精准奇崛,语言凝练富有张力,情感深沉内敛。他善于在平凡物象(青蒿)或抽象概念(劫、秋光)中挖掘深刻的哲理与生命体验,将东方意境与现代诗思巧妙结合,在“离离落落”、“光秃秃的夜”或“湛蓝的影子”间,架构起与读者灵魂共鸣的桥梁。这三首获奖诗作,是其诗艺的精彩展现,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感受那字里行间流淌的诗意、孤勇与温度。
请跟随孙丽芬老师诵读让文字插上腾飞的翅膀
1.
是时候从花海中— —
提取时间的亮片
这眼睛熄灭的光芒
这遍地绽放的翠绿之境,在风中
四散而聚
而我们,羞于芬芳的瞬间
离离,又落落
2.
如果这是甘苦,这是余生
如果这是脊梁
堆砌了人间的一身苍翠的孤
天空只是一片辽
我们攀越。从陡峭的梦境
从覆盖的枝丫
等待拯救,或被拯救
3.
再也沒有苍与茫,從你
指尖飄出
从卑微托起星辰
我们,从时间的陶罐洗去尘埃
以挺直的姿势
拨开寒热的锋芒
寻找,眷恋与眷恋的一切
从一首诗中,细品。行走于一株草身上的韵笔,在诗行之外,从笔者与读者之间的山水,是架构在一首诗之内的灵魂共鸣。
记得青蒿一生只有一次短暂的花期,在早春,星星点点的米黄色。三叶三的这首青蒿,仿佛是从诗意间提炼出它隐入尘世不为认知的,发自骨子里的高贵品质和奉献。特别是开篇一句“从花海中,提取时间的亮片”,从诗学视角,突然给人以明亮的,沁人心扉之感。“等待拯救,或被拯救”,谁拯救谁呢?“从时间的陶罐洗去尘埃/以挺直的姿势”落笔于青蒿的药用之上,仿佛看到炊烟和人间。
落笔到民间,落笔到具体的青蒿作为一味中草药的归宿,就像一个人,总归是要完成使命,救赎别人的同时也在救赎自己。“拔开寒热的锋芒,”这种内修,是青蒿的本性和品质。
诗其实以这一笔为落点,已经够了,但作者继续“寻找,眷恋与眷恋的一切”,是作者的深意,他所内在的个人情感,或在抒发某一种内心的求和。去以爱和温暖安抚自己。
2025.8.9
选自:【女神诗社】2025年7月月赛一等奖
1.
她放弃谁的忧伤。远方
还是寂寥?
远去的五月,早已从心底升起
——飞翔
她反复的流浪
反复揉出月光的体温之后
留下,夜的栅栏
2.
她走着。风朝一个方向吹
翻开沦陷的日子
于一盏灯攀到夜的高度
折叠了自己
3.
她,抵达夜的汹涌
点燃一簇焰
暖着我,暖着每一处陌生的笔触
她隐去了水的身份
与月光一同静默
字行间,独自妥协
4.
于她只欠人间一次信义
于你,是开花的人
在光秃秃的夜里,寻一辈子的彼岸
在心事入土心
为自己举行葬礼
20240418
美人在骨不在皮,诗也大抵如此,校长的诗,其韵在骨。适合在慢时光里,细品。伊人在流浪,反复揉出月光的体温,清冷的夜里,光秃秃的夜里,一盏灯亮了,是灯想攀上夜的高度,多么奇妙的语言,这便是艺术,将其陌生化,便有了新的阅读体验。
校长的系列诗作中,都有一个若离若即的美人存在,她如水温柔灵动地生活在作者的笔触下,在我们可望不可即的远方,与校长相互凝视,他们视彼此为岸,长相厮守,却因无法靠拢显得凄美……也许作者生命里曾有过这样一位美人,也许她是作者塑造出的人物,他倾一生爱她,用杜鹃啼血一样的诗文表达这不可触达却蚀肠入骨的牵念!光秃秃的夜让人生无可恋,但是想一想,世上有她啊,她遗世而独立,让人一眼万年,让人舍不得,因了她,一切人间值得!
选自:【女神诗社】2024年4月月赛交流奖
她穿过秋光,风已远
她读到秋水,一条河先行而去
她深陷于白露
她把红色盔甲犁进深沟
幸好,禾火暖和
幸好,风裹紧的是祈望的爱
——光,清澈
幸好,落在我们湛蓝的影子上
20240927
首先,"她"指代的是赏秋人吧。也有人说是指秋的色彩。不管怎样,都估且作为秋的引子,将情感渲染开来。这样秋光落下来时,就不是简单的几种色彩叠加,更有丰满的个人情绪叠加而成,最后将有形化为无形,仿佛秋光落在诗人抬头的一瞬,是天?还是天外天,无比深邃,又不失静雅。
选自:【女神诗社】2024年9月月赛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