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翼越关山:马学林赏析王巧英三首诗词中的雄鹰展翅,意象明珠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一)
在辽阔北国草原深处,王巧英作为草原雄鹰诗社的执牛耳者,其笔下三首近作却如矫健雄鹰展翅,轻巧越过了地域的藩篱,飞向烟雨江南、岭南佳果与文人雅士的诗心深处。这三首作品虽题材各异,却共同折射出一位北方诗人如何以精炼之笔与广阔胸襟,将不同时空的风物人情熔铸成玲珑剔透的意象明珠。
(二)
《下江南》一诗,开篇“浮生几日闲”如一声悠长叹息,奠定了全诗澄明心境。诗人以“烟雨”为幕布,“柳叶摇莺韵,荷花映玉潭”为舞台,寥寥数字便勾勒出江南的灵秀骨架。“沾香罗袖透”一句尤为精妙,罗袖沾香本是视觉所感,“透”字却以通感笔法将香气转化为沁入衣襟的触觉体验,可感可触的芬芳令人神往。尾句“情舒山水间”则如画龙点睛,将外在景致与内在情怀完美融合——江南之行不仅为目之所及,更是心之所栖,山水清音最终化为诗人胸中一缕舒展的逸气。
(三)
《咏荔枝》虽短小,却堪称咏物诗中的玲珑珍品。“赤甲裹琼浆”五字如一把锋利刻刀,瞬间劈开荔枝外壳的刚硬与内里的柔润:赤甲是视觉的浓烈,琼浆是味觉的甘美,刚柔相济的张力尽在其中。后两句“岭南生玉果,千载韵飘香”,诗人笔锋由物及史,由形入韵,“玉果”喻其珍贵,“千载”言其悠久。一枚岭南鲜果,在诗人笔下竟承载了穿越时空的馥郁,微小事物瞬间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呼吸与隽永的文化馨香。
(四)
《贺廖江<江韵凤凰>诗集付梓》一诗,则展现了诗人评鉴文友的精准眼光与典雅情致。开篇“缘起诗词初识君”,以“缘”字点出文人相重的清雅。“奏歌曲壮雄谈阔,感物情生率性真”一联,廖江雄健阔达的诗风与真率诚挚的性情被诗人以“奏歌”的昂扬与“感物”的细腻巧妙概括。尾联“凝香吟稿成书日,早已闻名四海滨”,更以“凝香”喻指诗稿醇厚芬芳,其“四海滨”的传播则暗喻廖江诗作早已超越地域界限,赢得广泛共鸣,赞誉之辞含蓄而深具分量。
(五)
王巧英这三首诗作,在体裁上绝句、律诗兼备;在风格上写景则秀丽空灵,咏物则凝练厚重,赠答则典雅真挚。她尤其擅长以动词点睛——江南诗中“摇”、“映”、“踏”、“舒”字字激活了画面;荔枝诗“裹”、“生”、“飘”让静物充满动感与张力。更值得称道的是,作为草原雄鹰诗社的领航者,王巧英并未固守北疆的苍茫意象。相反,她的诗翼轻盈跨越地理边界,在烟柳画桥的江南、丹荔垂珠的岭南与文采斐然的冀州间自由翱翔——这本身便是对“草原雄鹰”精神气度最生动的诠释:雄鹰之高,正在于其俯瞰大地的辽阔视野,而非拘于一隅。
(六)
王巧英的诗作,宛如草原雄鹰飞越千山万水后衔回的三枚明珠:一枚映着江南的灵秀烟水,一枚凝着岭南的千年甘美,一枚则折射着文坛知己的璀璨才情。这些诗行有力地印证了:真正的诗人从不会将自己囚禁于地域的牢笼。当草原赋予王巧英以雄鹰般的视野与胸襟,其笔下天地便拥有了无限疆域——那正是诗神最钟爱的自由王国,唯有以灵魂丈量大地者,方能在此无垠疆土上刻下不朽的韵痕。
附件:(一)王巧英三首诗作:
1
下江南
文/王巧英
浮生几日闲,烟雨下江南。
柳叶摇莺韵,荷花映玉潭。
沾香罗袖透,踏浪碧云参。
履复青阶上,情舒山水间。
2
咏荔枝
文/王巧英
赤甲裹琼浆,开剥品味长。
岭南生玉果,千载韵飘香。
3
贺廖江《江韵凤凰》诗集付梓
文/王巧英《内蒙古》
缘起诗词初识君,冀州才子廖江人。
奏歌曲壮雄谈阔,感物情生率性真。
字句推敲声振远,烟波缥缈境浮新。
凝香吟稿成书日,早已闻名四海滨。
(二)诗作来源:
摘自(《草原雄鹰诗社》2025年第26期、27期周刊作品展播)
(三)王巧英简介
王巧英,呼和浩特市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草原,心在草原,情在内蒙。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草原雄鹰诗社创始人,草原雄鹰诗社社长。笔名雅涵。诗词作品多见诸报刊和网络。诗词作品常发表于报刊及网络平台,代表作包括《茶》《酒》《家》等,曾获多个奖项。
四、作者简介:马学林,男,回族,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文化艺术博士,国家一级诗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格律诗词),国学家、文学家、汉学家、改革先锋艺术家、当代中国百强诗人、当代中国诗坛杰出诗人、当代杰出文艺工作者;世界孔子学院终身名学誉院长、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终身名誉主席;获中国当代十大文化学者荣誉称号、获首届人类文明大赛文化艺术类金获、2022年获中共中央在党50周年纪念章、2025年亚州地区艺术先锋、获亚州国际艺术勋章;获联合国文化艺术丰碑奖、艺术评审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世界艺术影响力领袖。到2025年8月写有两万三千九百多首格律诗。同年4月获(雅集京华《第八届百家诗会》一等奖,被授于“新时代诗词文化践行者”荣誉称号;5月获大美东方第三届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荣获“中华文化永固杯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承人”、“国宝大师”荣誉称号;
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马学林著《百首诗词颂时代楷模拜四俊》200首诗);6月,获第四届矛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七月,获中共中央颁发“七一勋章”和“七一勋章证书”;还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社、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六部委共同授“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被诺贝尔文学研究院聘“终身文学顾问”;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楹联的美学思想研究》入编中国楹联学会《非遗里的楹联优秀论文集》,并获优秀论文证书(2025年8月12日于银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