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年冬天,凛冽的北风夹杂黄色的尘土,向着延安大地猛扑过来。在延安城以西的王皮湾村,两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黎明的寂静。报告队长,播音员徐瑞璋,前来报道。报告队长,播音员姚雯,前来报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党中央提出建立自己电台的想法,让全中国都听见党的声音。她们就是第一批女播音员。
窑洞里真冷啊!到了晚上,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多度,火盆里冒着几颗微弱的火星,木炭被我们加了又添、添了又加,可还是冻得直哆嗦。通讯员真难哪!他们在冰冻的延河上趟着水过河,同志们的膝盖裂开了口子,深深地翻着肉,锋利的冰碴像刀一样刺进肉里,但他们咬着牙将广播稿举过头顶,送到我们手里。

即使条件再艰难,但革命之火在同志们手中传承不息,为了成功开播,无数人在曲折的道路上艰难前行。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四万万同胞们,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都在期待从延安发出革命的声音!
1940年12月30日,时间一分一秒接近晚上七点,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整个屋子里只听得见秒针的滴答声和砰砰的心跳声。大家调试设备连接线路,汗水从额头渗出来就像
窑洞石壁上的水珠一样在煤油灯下闪闪发亮。我们攥紧拳头,嘴里反复念着要播出的内容。三分钟后,一个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声音从延安传向全国各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报告组长!指挥中心信号一切正常。报告组长,我是清凉山,声音很清楚。报告组长,我是凤凰山!播音员的声音很好听!

那一天,中国人民的声音传遍神州大地,从此,更多向往光明的人们走上抗日前线,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1949年,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广播传递到千家万户!1964年,荒漠上的巨响从广播里传来,原子弹试爆成功!1981年女排运动员赛场上的呼喊,在无线电中回荡!电波承载着一段段永不褪色的记忆,记录了新中国发展的每一步征程。
今天,时代的话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手中,让我们带着声音的温暖与力量开启新时代广播,继续传递那一段段永不消逝的声音!

张 平:来自中国哈尔滨,中国朗诵联盟会员,国际朗联主播。曾经在中国和日本有过二十多年幼儿园语言教学工作经验和外国人中国语会话教学工作经历,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热爱有声语言艺术,渴望用好声音诠释五味人生,传播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