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为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战略,锚定“一都四区”建设目标,面对康养产业发展中的资源整合不足、产业链条不全、品牌影响力弱等挑战,创新性探索“医养游体药食”六位一体融合路径,系统性推进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建设,力求在产业融合与区域康养发展模式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出台《康养之都核心区2025工作要点》等12项配套政策,编制《商州区生态康养资源名录》,出版《康养之都 魅力商州》专著,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性政策保障与资源指引。率先启动“十五五”康养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专题部署会4次,开展深度专项调研33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2篇,确保发展方向科学、路径清晰。建立区级康养项目储备库,入库重点康养项目40个,总投资达18.77亿元。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夯实项目支撑与产业基础。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9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2150万元,申报专项债1.55亿元,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加速推进张峪沟生态村等标杆项目,保障高铁康养新城、莲花山景区等15个重点项目顺利建设。推动东坡院子等4家精品民宿投产,推动万吨核桃加工、国蜂蜂蜜水等6个产业项目建成达效。新增家庭民宿110家,显著提升产业丰富度与市场活力。
三是推动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协同的产业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建成百顺山庄老年公寓、金菊养老中心等3所民办养老机构;与交大二附院共建“医疗飞地”,落地“行走的医院”项目,服务超9万人次。推动产学研一体联动,促成12家区内企业与高校开展研发合作,全面启动冷水鱼全产业链项目,推动食用菌产值达9.1亿元。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全国中学生排球区域联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12场大型赛事,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46场次,“赛事+文旅”模式成效显著,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259万人次,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9%、21%。
四是突出品牌塑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成功创建金凤山3A级旅游景区。策划开展“春来早·游商州”等20余场主题营销活动,创新打造四大主题消费场景,游客参与度提升40%。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33个,电商孵化56家企业,成功打造“香菇姐”等网络IP,年货礼包等特色产品热销。提升城市品质,建成44个城市公园,构建“5分钟健身圈、10分钟公园圈”康养生活网,启动45个老旧小区改造。构建人才体系,国家级培训基地投入运行,完成康养专业人才培训982人次。
商州区通过“医养游体药食”六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系统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规模与结构,实现多元业态蓬勃发展,产业融合度与韧性持续增强,区域康养品牌美誉度与市场吸引力大幅跃升,综合效益全面显现,城市宜居环境与居民生活品质同步改善,并成功斩获“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国字招牌。实践证明,商州区坚持规划引领与政策护航并重、强化项目支撑与要素保障联动、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与业态创新并举、实施精准品牌塑造与品质提升同步,不仅有力提升了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也为资源型地区探索出一条以康养产业为核心驱动力的转型升级新路径。(来源:商州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