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24

忆军工医院及民丰母校
于占霞
时间过的好快,一个从河北平原到沂蒙山再到临沂的姑娘,一晃60岁了,2025年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我1965年出生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小山村,家家户户都种枣树, 当地盛产大枣,村子周边,院落前后,到处都是品种不一的枣树,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大枣是孩子们的主要零食。
农作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和棉花,初夏的麦浪在微风中飘荡,还有那清香扑鼻的脆瓜,黑籽红沙瓤大西瓜。秋后的杜梨用棉絮捂一冬,软绵香糯。冬天几场大雪后,秋收时埋在地下的多穗高粱秸过年时取出来,口味和甘蔗一样甜美。
村小学离我家不到100米,老师敬业,教学质量高,在那不追求升学率的年代,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乡里名列前茅。我的母亲从没上过一天学,但她特别重视教育,对我们兄妹要求很严,话语中总是鼓励和夸奖,所以我的小学阶段开心又快乐,学习成绩很好。
初中时,我来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山东民丰机械厂(9381),岱崮笊篱坪所在地,在这里每天听着军工人上下班的军号声,近距离的接触着神秘的三线军工人。
教室石砌窗明亮,
操场沙砾铺宽敞,
读书声扬獐子崮,
师生共练兵工厂。
五湖四海集此隅,
名校师资汇力量,
北山停留似永恒,
梦克哥德巴赫想。
融汇贯通方言讲,
孩子嬉戏多式样,
东北疙瘩四川辣,
整齐划一作业强。
老虎他哥同学李,
卓别林派兰广西,
国家健将三级跳,
睡觉蒙题同桌奇。
花儿为什这样红,注1
邯郸河南又河北,注2
右眼观察很真切,注3
永液装的慢慢滴。注4
大街时兴铁梅裳,注5
补丁如花劳动装,6
女孩回家闹时髦,7
新衣补丁窃喜样。8
工厂流行头发长,
少年爱美学模仿,
校长下令必须剪,
一排灯泡闪闪亮。
传奇之地神奇相,
点石成金化智障,
顽童惊变成学神,
展翅翱翔金凤凰。
峭崖金灿黄花香,
骏马奔腾河水唱,
遍山灯笼柿子红,
山路滑梯冰雪降。
静静研学在崮乡,
忽然一日奔四方,
多年过去梦绕牵,
军工欢庆聚一堂。
注1.2.3.4.是方言,右是肉,永是溶,慢慢是满满的。
注5.6.7.8是当年流行的补丁衣裳。
那个年代刚恢复高考,学校学习氛围很浓,老师是各地大中专调来的,师资力量很强,我也很快融入了这个学习的热潮,成绩优异。
初中毕业,我考上了临沂地区卫生学校,1983年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军工医院外科病房工作,当了一名护士,工作了8年。我的同学在民丰厂和其他军工厂参加了工作。
1991国家对小三线改制,医院整体搬迁至临沂,成立了临沂市沂蒙医院。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分流,我调入临沂市人民医院工作,至25年退休。
军工医院坐落在蒙阴县岱崮镇北1公里处半山腰上,医院所在的村庄叫走马坪,东边的山村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望东海,寄托着大山深处人们的美好愿望。军工医院1975年开诊,1991年搬迁,在沂蒙山区服务了16年。
军工 医院建筑有三排门诊病房楼,纵向有坡道顺山势连接前中后楼,方便小型车辆行走。配套设施是当时省内比较先进的。医生护士也是济南青岛各大医院派来的,后来又分配来很多大中专生。那时军工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隐蔽在大山深处的各兵工厂职工家属及蒙阴岱崮周边的当地居民。
外科住院患者大多是外伤、胃肠疾患、胆石症、骨折、前列腺肥大等需要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手术基本没有开展,儿外科手术开展的也不多。
记忆深刻的一个17岁女孩,消化功能差,极度消瘦,手术时发现小肠上长了70多个息肉,这个女孩嘴唇上长有黑斑,医生说这叫黑斑息肉病,就是嘴唇上长有黑斑的人,大概率肠道上也长着息肉。抓计划生育那个年代,当地一居民夫妇第三胎生了个儿子,先天性肛门闭锁,出生时被罚了9000元,住院手术又花了1000元,夫妇俩给儿子起了“一万一郎”这个名字,被大家笑谈了好久。还有一个阑尾炎的男青年,手术后当时常规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效果不好,刀口不长,医生每天换药都引流出大量的脓液,结果用上甲硝唑片口服(那时甲硝唑没有注身液)3天后,脓量减少,病情好转,逐渐痊愈,原来患者得的是阿米巴肝脓疡,与阑尾离得比较近,阑尾也发了炎, 当时医患关系好,医院和工厂及当地居民是鱼水关系,医生护士很敬业,人们对医生护士也非常信任,没有医患纠纷,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
八年的军工医院生活,值得回想的事情很多,岱崮山清水秀,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河水潺潺,有小鱼和螃蟹在水里游来游去;雨后云雾在山头环绕,犹如仙境。
工作之余,我们爬山摘酸枣和柿子;下河逮小鱼和螃蟹;去岱崮镇赶集,买点蔬菜、鸡蛋等生活用品,在河滩的鹅卵石上散步。吃了晚饭,挤在科室一起看那12英吋的黑白电视,学当时热门的《Follow me》,看风靡的《排球女将》连续剧,也热衷练起了排球。
门诊楼前面山坡下有一个露天篮球场,天气好的傍晚篮球爱好者生龙活虎的打打比赛,同事和孩子们坐在台阶上加油呐喊,非常热闹。
节假日医院组织文艺活动,唱歌,跳舞,乐器演奏,非常喜庆。幼儿园孩子们也献上节目,有时还参加军工系统的演出。
每年春天,工会和团委搞活动,组织职工到附近景点一日游。凌晨四五点,大卡车就拉着我们这些穿着军用雨衣,坐着马扎的人们出发,8点景点上班前我们就到了。领队强调注意事项和集合时间地点,大家就争先恐后的行动了。有几个同事自己用相机给大家免费拍照,大家自己带着吃的补充能量。游览完半夜回到单位,不耽误第二天上班。泰山、灵岩寺、日照码头等地都是这样游玩的,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会了放松的机会,也对大美河山留下了美好记忆。
春节放假医院要24小时值班,那时医生护士大多老家在外地,除少数人员回老家探亲,大部分人留下来值班。那时没有饭店,伙房也只留少数人值班,结了婚的老师就轮流请我们这些单身小青年吃饭,也带些自制的零食到科室大家共享,大家团结友爱,其乐融融。 那是一段温暖的时光!
于占霞,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工作退休。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