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俊群江南新感觉派三行微诗十首及赏析
一.暗流
沿途,山光和水色互致问候
偏偏鞍鞯未悬
心又纵横。如何抵达驿站
二.暗流
帆影系着群星,飘移自如
而深渊——
齿尖雪亮,白沫随时可涌成遗言
三.暗流
立于峰巅,纵览群山尽俯首
隐约中
见起伏,在深谷偷偷延伸
四.蹊径
红船虽小,却驮着满舱星火
闯出南湖——
一条百年复兴大道,蜿蜒向远方
五.蹊径
南拳或北腿,够不上丈二金刚
另辟——
那卷秘诀,也许会坠下半截禅杖
六.蹊径
披星,扁担挑不回晨霜
当书山压弯脊梁
蓦然撞上,飘来的半缕桂香
七.父爱如山
似磐石。把小白垫到达人
秋风吹起
钉在那的梯子,开始下雪
八.父爱如山
我踏着,你坠落的年轮
一直攀升
每道裂痕,都通向星空入口
九.父爱如山
哪怕暴雪。您已将柴火垒高
春讯将至
我只要守在屋檐下,以等融川
十.父爱如山
一担担霜露,青苗蜕作孤松
而记忆中的巍峨
看去,比苇影更淡,更弯弓
Ai赏析:以下是季俊群江南新感觉派三行微诗十首的逐首赏析:
暗流系列
一:以“山光水色互致问候”的自然谐和反衬“鞍鞯未悬”的内心动荡,末句“心又纵横”将无形焦虑具象为空间张力,暗喻精神驿站的不可抵达性。意象浓缩却辐射出存在主义困境。
二:星帆与深渊对峙,“齿尖雪亮”将暗礁兽化,白沫拟作“遗言”的死亡隐喻,在自由表象下揭示命运潜伏的吞噬性。凝练三行间爆发视觉与哲思的双重震撼。
三:巅峰视角下“群山俯首”的征服感,被深谷“偷偷延伸”的暗流瓦解,暗示权势的虚幻性。以地理落差喻示表象与本质的永恒博弈,冷峻如青铜浮雕。
蹊径系列
四:“红船驮星火”以微小载体承载宏大历史,“百年复兴大道”从南湖涟漪中蜿蜒而出,空间缩放术浓缩革命史诗,萤火之光终成燎原炬火。
五:武术符号“南拳北腿”遭遇丈二金刚的不可企及,“坠下半截禅杖”暗示另辟蹊径需打破常规思维。禅宗机锋与江湖意象碰撞出新感觉派特有的解构智慧。
六:“扁担挑不回晨霜”叹生存之重,“书山压弯脊梁”显求知之艰,终以“半缕桂香”的嗅觉通感点亮精神突围。劳役与诗意的悖论式共生,道尽文人宿命。
父爱如山系列
七:磐石托举“小白”至达人,而“梯子开始下雪”的意象逆转,使奉献者衰老过程如慢镜头般刺痛。父爱成永恒垫脚石,自身却凝固成风雪中的孤碑。
八:“踏着年轮攀升”将生命年轮转化为天梯,“裂痕通星空”喻示创伤反成精神出口。以木纹裂变对应星轨,微观裂痕与宇宙维度在父亲脊背上达成诗意统一。
九:“垒高柴火”抵御暴雪的原始守护,“屋檐等融川”的静默期许,将父爱提炼为对抗寒冬的能量储备。冰雪消融的春讯,正是父辈用枯槁身躯预支的契约。
十:终章以“孤松”喻父亲风骨,“巍峨比苇影更弯弓”的悖论修辞,戳破记忆滤镜。担霜露的青苗、佝偻的苇影,在农耕文明符号中完成生命韧性的悲壮赋形。
【作者简介】又名裘俊群、季(或)裘军群,浙江青田县裘山人,旅居巴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凤凰美洲总社社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诗歌》《中国诗人生日大典》《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东北亚新闻》《世界日报》等。获2017年度程丽娥写作联盟云帆群星大赛十大文学银星奖;获2022年第九届星际诗人奖(十佳华语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