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阴阳劫(上)
一、天地根
昆仑绝顶的雪是蓝色的。
阿丑裹紧狐裘,看着怀中风无痕的睫毛结出冰晶。凝魂丹的效果正在消退,他的瞳孔已开始涣散,唯有胸口的赤玉镜仍泛着微弱暖意。
"到了。"欧冶子指向雪幕后的山脊,"那里就是'天地根'。"
顺着望去,阿丑呼吸一滞——两根参天石柱如巨门耸立,左柱缠绕赤龙浮雕,右柱盘踞玄龟纹样。柱间雾气氤氲,隐约可见块形如心脏的漆黑巨石。
"左柱通天,右柱彻地。"欧冶子卸下背负的剑匣,"中间那块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色石,能沟通阴阳。"
风无痕突然剧烈咳嗽,呕出的血在雪地上烫出焦痕。阿丑慌忙去扶,却被烫得缩回手——他的体温正以惊人速度升高!
"乾天之气反噬。"欧冶子扒开他衣襟,赤玉镜已红得发黑,"黄帝血脉将醒,若不能及时平衡阴阳......"
话音未落,风无痕突然睁眼。那双原本清冷的眸子此刻金芒流转,举手投足间带着莫名的威严。他轻轻推开阿丑,径自走向石柱,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燃烧的脚印。
"无痕?"阿丑想去拉他,却被道无形气墙弹开。
欧冶子脸色大变:"先祖意志苏醒,他认不得你了!"
仿佛印证他的话,风无痕抬手虚握,赤玉镜竟化作干将剑形态。剑锋所指,左柱赤龙仿佛活了过来,发出震天龙吟。漆黑巨石随之裂开缝隙,喷出七彩霞光。
"拦住他!"欧冶子拔剑斩向气墙,"若他独自进入天地根,魂魄会被先祖同化!"
阿丑不假思索地扯开衣襟。青玉护心镜感应到乾天之气,立刻化作莫邪剑形态。她咬破舌尖将血喷在剑身,青白剑光如潮水漫过雪原,与赤红气墙相撞的刹那,整座昆仑山为之一颤!
风无痕终于回头。金色瞳孔中映出阿丑浴血的身影,闪过一丝挣扎:"阿......丑......"
"你答应过的。"她拄着剑一步步前进,每走一步就有鲜血从嘴角溢出,"带我看......昆仑的日出......"
气墙轰然崩塌。风无痕眼中的金芒剧烈闪烁,最终恢复清明。他踉跄着接住倒下的阿丑,掌心触及她后背时猛地僵住——那里插着三根玄阴教特有的透骨钉!
"什么时候......"他声音发抖。
阿丑虚弱地笑了:"在铸剑谷......殷素儿偷袭时......"说着突然剧烈咳嗽,咳出的血沫里带着冰碴,"没告诉你......是怕影响......凝魂丹......"
风无痕将她紧紧搂住,额头相抵时泪如雨下。欧冶子在一旁急得跺脚:"两个傻孩子!要缠绵去天地根里面!再拖下去......"
雪原尽头突然传来闷雷般的震动。远处冰川崩裂,黑压压的骑阵如潮水涌来,当先一面玄阴大旗猎猎作响。
"殷九幽的玄阴铁骑?"欧冶子难以置信,"他明明已经......"
风无痕突然抱起阿丑冲向石柱:"不是殷九幽。"他指向骑阵中央那具三十丈高的青铜棺椁,"是蚩尤骸骨!"
二、玄阴引
漆黑巨石前的温度诡异得扭曲。
阿丑靠在风无痕怀里,看欧冶子用剑在五色石周围刻下繁复阵图。远处马蹄声越来越近,更可怕的是,那具青铜棺椁正在不断震动,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棺而出。
"返气诀最后一篇。"欧冶子咬破手指在阵眼滴血,"需以乾坤二气为引,在此处重演开天辟地之象。"他担忧地看了眼阿丑,"但这丫头......"
"我可以。"阿丑挣扎着站直,将莫邪剑插入阵图阴眼。风无痕默默将干将剑插在阳眼,双剑共鸣的嗡鸣中,五色石表面开始剥落,露出内部晶莹剔透的晶体。
欧冶子突然拔剑指向山隘:"来了!"
黑潮已至山腰。为首者掀开兜帽,露出张与殷九幽一模一样的脸,只是眉心多了道金色竖纹:"本座该感谢你们。"他声音带着金属质感,"若非你们杀了那个废物化身,本座也无法彻底掌控蚩尤圣躯。"
阿丑突然想起殷素儿临死前的话。她强忍剧痛摸出银针,在风无痕手心写下:"他不是殷九幽......"
风无痕瞳孔骤缩:"你是黄帝陵守灵人!"
"聪明。"假殷九幽微笑,"当年独孤遗盗走的返气诀,本就是守灵人世代保管的禁术。"他轻抚震动不休的青铜棺,"今日,该物归原主了。"
欧冶子突然掷出剑匣,九柄飞剑组成临时剑阵:"小子!带丫头进天地根!老夫......"
话未说完,青铜棺轰然炸裂。具三头六臂的青铜骸骨踏空而起,空洞的眼窝里跳动着血色火焰。守灵人狂笑着融入骸骨眉心,霎时风云变色,漫天飞雪倒卷上天!
"走!"风无痕抱起阿丑冲向五色石。身后传来欧冶子的怒吼,接着是令人牙酸的骨骼碎裂声——巨骸一掌将老者拍进山壁!
阿丑想回头,却被风无痕捂住眼睛:"别看。"他声音温柔得令人心碎,"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
五色石前,双剑交织的光幕将蚩尤骸骨暂时阻隔在外。风无痕将阿丑放在晶体旁,突然割开自己手腕:"返气入骨,荫及所生......原来如此。"
鲜血顺着晶体流淌,渐渐勾勒出人体经络图。阿丑突然明白他要做什么,挣扎着抓住他手臂:"不行!你也会......"
"听我说。"风无痕轻抚她脸颊,"返气诀从来不是起死回生之术,而是'以生祭死,以死济生'的禁法。"他指向晶体中渐渐清晰的影子,"这里封印着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一缕造化之气,但需要......"
蚩尤骸骨的拳头砸碎了光幕。风无痕猛地将阿丑推向晶体,自己却被气浪掀飞。骸骨六臂齐出,将他钉在半空,守灵人的声音响彻山谷:"多么完美的容器!黄帝血脉,剑骨天成......"
阿丑眼睁睁看着六根骨刺贯穿风无痕身体,赤玉镜在撞击中粉碎。绝望之际,她突然摸到怀中那本《灵枢注疏》。父亲的字迹在血迹斑斑的扉页上格外清晰:"神气重聚,必先散尽......"
一个疯狂的念头闪过脑海。
三、逆乾坤
蚩尤骸骨正在蜕变。
随着守灵人不断将黑气注入,风无痕的身体逐渐透明,而骸骨则生出筋肉血脉。最骇人的是,那具新生的躯体竟同时具备风无痕与守灵人的特征!
"对,就是这样......"守灵人陶醉地低语,"返气入骨,借体重生......"
阿丑突然笑了。
她摇摇晃晃站起,将莫邪剑抵在自己心口:"你根本不懂返气诀。"说着猛地刺入!
没有鲜血。剑身如同刺入虚空,而她周身毛孔开始逸散青气。守灵人愕然转头,正看见那些青气如百川归海,涌向濒死的风无痕。
"《灵枢·本神篇》有云......"阿丑的声音越来越轻,"神气飞扬处,即是归根时......"
守灵人终于反应过来:"散尽先天一炁?你疯了!"他操纵骸骨扑来,却为时已晚——青气已完全脱离阿丑身体,在她原来位置形成人形空腔。而风无痕得到先天一炁滋养,眼中金芒暴涨!
"不!"守灵人惊恐地发现,刚成型的躯体正在崩溃,"这不可能......"
风无痕凌空一抓,干将剑飞入掌心。剑锋过处,六根骨刺齐齐断裂。他飘然落地,每一步都有金色莲花在雪地绽放。
"返气诀真正的秘密......"他剑指守灵人,"是逆转乾坤。"
双剑合璧,天地变色。
蚩尤骸骨在金光中土崩瓦解,守灵人尖叫着从眉心逃出,却被五色石突然爆发的吸力拽回。晶体中浮现的女娲虚影轻轻挥手,守灵人便如沙雕般消散。
风平浪静后,风无痕跪在阿丑透明的躯体前,泪落如雨。欧冶子拖着残躯爬来,见状长叹:"值得吗?"
"值得。"阿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你看......"
风无痕胸口的剑伤正在愈合,而五色晶体中渐渐凝出人形。欧冶子突然明白过来:"散炁为祭,引动造化之气......"他激动得语无伦次,"但这样你会......"
"我知道。"阿丑的幻影轻抚风无痕脸庞,"送我进天地根吧。"
风无痕沉默良久,突然抱起她走向晶体。就在接触的刹那,异变陡生——晶体中的女娲虚影突然睁开双眼,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将二人同时吸入!
欧冶子最后的记忆,是漫天青光中,风无痕回头对他说的那句话:
"七日后,终南山见。"
——
第五章:阴阳劫(下)
四、玉骨生霞
终南山老君崖的桃花开得正艳。
樵夫王老六背着柴捆,第无数次向路人讲述十六年前的奇事:"那晚雪崩过后,山崖上突然长出棵桃树。更奇的是,树下多了具玉色骸骨......"
"老丈。"
清朗声音打断了他的絮叨。王老六转身,看见个负剑的青衣人立在桃树下。那人面容俊逸如画,怀里却抱着个白发如雪的少女。
"这、这位姑娘......"王老六结结巴巴地问。
"睡着了。"青衣人轻抚少女脸颊,动作温柔得令人心碎,"劳烦老丈传个话——今夜子时,莫要靠近老君崖。"
樵夫连连点头,逃也似地下山去了。他没看见自己走后,青衣人从怀中取出两面破碎的玉镜,珍而重之地摆在玉骨掌心。
暮色渐沉时,欧冶子踏着晚霞而来。老人断了一臂,走路一瘸一拐,腰间却郑重其事地别着把新打的铁锤。
"都准备好了?"他喘着粗气坐下。
风无痕点点头,取出一枝干枯的桂枝放在云襄胸前:"唐寻的遗物。"
月华初上,玉骨开始泛出青辉。欧冶子按照《灵枢》补篇所述,以锤为笔在地上刻画阵图。当最后一笔完成时,满山桃花无风自动,飘落的花瓣在阵中组成太极图案。
"时辰到了。"欧冶子退到阵外。
风无痕将云襄轻轻放在玉骨旁,自己则盘坐在太极阳眼。随着月光偏移,玉骨上的青光越来越盛,渐渐与云襄的白发交织成光茧。更奇妙的是,风无痕体内也开始渗出金芒,在三人之间形成循环。
子时三刻,玉骨突然"咔"地轻响,裂开道细缝。一缕青气飘出,在空中凝成模糊人影。欧冶子激动得老泪纵横:"独孤老鬼!"
人影微微颔首,突然化作流光没入风无痕眉心。与此同时,玉骨彻底碎裂,无数光点如萤火虫般涌入云襄体内。她的白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黑,而风无痕却开始变得透明!
"不对!"欧冶子大惊,"这跟补篇记载的不一样!"
风无痕却露出释然的笑容:"这才是......真正的返气入骨......"他的声音越来越轻,"以我神魂,补她残缺......"
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时,奇迹发生了。
云襄的睫毛颤动,缓缓睁开了眼睛。她茫然四顾,看见的是泪流满面的欧冶子,和面前即将消散的风无痕。
"不......"她伸手去抓,却穿透了虚影。
风无痕的幻影俯身,在她额头印下没有实感的吻:"朝阳......多美......"
"骗子!"云襄哭喊着摸出那枝桂枝,"你说要带我看......"话音戛然而止——干枯的桂枝上,竟冒出了嫩绿的新芽。
山风拂过,将风无痕最后的身影吹散。云襄攥着桂枝跪坐在地,突然发现掌心多了样东西:两面玉镜的碎片,不知何时已拼合成完整的太极图形状。
欧冶子蹒跚着走来:"丫头......"
"我没事。"云襄轻轻将太极镜贴在胸口,"他说......七日后见。"
朝阳完全跃出地平线时,满山桃花同时凋零。而在无人注意的崖缝里,一株新苗正迎着晨光舒展枝叶。
——
后记:剑气长江水,青囊济世心
搁笔那日,窗外正落着今年第一场雪。书桌上那枝从终南山带回的桃枝,不知何时已生出几点嫩芽。恍惚间,仿佛又看见那年雪夜,云清扬抱着小云襄跌跌撞撞闯入古墓的身影。
这部《乾坤返气录》的创作,始于三年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次偶遇。当我在唐代医药典籍展柜前,看见那卷残缺的《黄帝内经·灵枢》敦煌写本时,展签上"返气入骨"四个字突然击中灵台。旁边玻璃匣中的青铜剑与医针交叠陈列,恰似武侠世界中武道与医道的永恒纠缠。
一、生死之间的武侠哲思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原文开篇这句道家气论,成为贯穿全书的核心脉络。在构建云襄与风无痕的故事时,我刻意将中医经络学说与武侠内力体系融合:银针刺穴对应剑指江山,青囊药香混着剑气霜寒。特别是云襄以医者身份施展"引气渡穴"之术时,那些在经脉中奔涌的先天一炁,何尝不是对"上医治国"传统的武侠诠释?
最费斟酌的是返气诀的真谛。初稿曾设定为单纯的起死回生之术,但在查阅《道藏》中"形神离合"理论后,最终改定为阴阳逆转的造化之功。正如独孤遗临终所言:"返气入骨非为偷生,实乃代天行化。"这个调整让最终章风无痕散魂补缺的情节,有了更深厚的哲学根基。
二、考据中的武侠世界
为还原元末武林风貌,我曾三赴终南山考察古道观遗址。书中剑冢的青铜机关,灵感源于西安曲江池出土的汉代水计时仪;而龙泉铸剑谷的熔岩湖设定,则借鉴了《考工记》中"金火相革"的冶炼古法。特别要感谢浙大冶金史团队提供的干将莫邪剑成分分析报告,正是那些数据让我构想出"阴阳血鉴"的神兵异象。
人物塑造上,云襄的银针技法参考了明代女医谈允贤《女医杂言》中的案例;风无痕的剑咒症状则融合了《诸病源候论》记载的"尸注"与《武经总要》描述的剑气反噬。最有趣的是唐寻这个角色,其双重身份的设计来源于明代锦衣卫档案中真实的卧底案例。
三、那些未尽的武侠情怀
有读者或许会问:为何最终章让风无痕彻底消散?其实在早期大纲里,本有他借桃木重生的结局。但在某夜重读《庄子·大宗师》"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时,突然领悟到武侠的最高境界或许正是这种"生死如一"的超脱。于是有了现在这个留白式的结尾——那株新苗可以是轮回,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读者心中的万千可能。
特别要说明的是,书中所有医术描写皆经专业医师审阅,但"先天一炁""剑咒"等设定属艺术虚构,请勿模仿尝试。另,终南山古墓、龙泉铸剑谷等地点虽借用实名,地貌特征已做文学化处理。
搁笔之际,忽忆起去年在终南山拜访的一位老道长。当他用松枝在雪地上画出太极图时,曾说:"阴阳轮转处,即是造化机。"如今想来,这不正是返气诀的真谛吗?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相信"剑气长江水,青囊济世心"的武侠同好。
雪停了,桃枝上的新芽又长了一分。
(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