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庭院(六)
张荣
老家的庭院里北屋是五间,东头那间与其他四间隔断,并有一个拱门,里面总飘着饭菜香。里面也是劈成两半,北边垒着灶台,南边支着张小木床,是我儿时的休息的地方。床边的桌子最是特别,洋灰抹的桌面光溜溜的,四根腿是榆木打磨成的,稳稳扎在地上,像个沉默的老伙计。
平时它是厨房的“置物架”,碗碟摞得老高,酱油瓶斜斜靠着。我从学校回来,就把这些家什往灶台上挪,这桌子便成了我的“练武房”,拿出父亲给我买的粉笔,从a o e到每课的中心思想,好词好句;数学的公示,历史中的大事件,地理中的坐标,政治中的分析定律都密密麻麻排在桌面上,一直写到了高中,这张桌子记了头功。
那个年代,我的思想里只有“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只有学习才能有出路,我很努力。老家的庭院里、苹果树行里,马颊河畔都能看到我读书的影子。记忆最深的是在初中骑车子回家的路上,我把老师教的课程都在脑子过一遍,晚上睡觉的时再过一遍,历史,政治课本我都能背过,包括标点符号。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都名列前茅。
那年“金榜题名”时还闹过一个小插曲,一场虚惊。小学升初中那年,全乡统考要张榜,名字及分数是用毛笔写的,张榜那天,我揣着颗跳得发慌的心,躲在庭院里,不敢挪步。姐姐替我去了中学,回来时眼圈通红,看了榜上好几遍,没有我的名字,我们都很纳闷,每次模拟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怎么落榜呢?一家陷入沉寂。
傍晚,院门口突然响起急促的车铃声。姑姑骑着自行车冲进来,蓝布衫被汗浸透,车把上的铃铛还在叮当作响:“考上了!第一个就是你!那先生写毛笔字太急,‘荣’字连笔,看着像‘英’!”。我骑自行车直接冲向中学,远远看见红纸上,第一个名字果然带着连笔的捺,像朵歪歪的花,当时姐姐做着鬼脸说:“就是第一名没仔细看。”
从此我更加坚信任何的成功离不开努力的付出,这些年每一步的成功,我都要回头看看留在后面的每一步脚印,感谢自己的付出,感恩鼓励过我,帮助过我的每一位亲人朋友。
每当清闲的时候我都会静下心,写下记忆里的美好故事,来鞭策自己;来回思当年一物一景,尤其那张洋灰桌子每次都会在脑中出现,我总觉得能摸到那些粉笔印——横平竖直,密密麻麻,像刻在时光里的烙印,又看见个攥着粉笔的少年,正对着满桌的字,一遍遍地念。
张荣,文学爱好者,喜欢记录生活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