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大峡谷游记:山水有清音
文/冯爱平
早就听闻邢台大峡谷群奇绝险峻,素有"北方小三峡"之称。趁着城市燥热山里凉爽,我们协会众多人背上行囊,踏上了探访这片太行秘境的路途。
初遇长嘴峡:一线天的幽邃
车子驶入贺家坪村,远远便望见群山如屏,峡谷如缝。首站便是长嘴峡,当地人叫它"一线天"。走近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两壁陡峭如刀削,仅容一束天光漏下,谷底幽暗深邃,仿佛通往地心的神秘隧道。
溪水在石缝间潺潺流淌,清冽见底。伸手掬一捧,冰凉沁骨,难怪古人说"清泉濯缨,可以洗心"。抬头望去,岩壁上青苔斑驳,偶有飞鸟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鸣。唐代诗人王维曾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此刻虽未逢雨,但这幽谷的清凉,却让人恍若置身诗中。
漫步老人峡:绿荫深处的飞瀑。
离开长嘴峡,沿着山间小径前行,很快便到了老人峡。这里地势平缓,林木葱郁,果然是适合各种年龄人漫步的好地方。茂密的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阳光只能从枝叶间漏下斑驳的光影,踩在厚厚的落叶上,沙沙作响,仿佛大地在轻声低语。
忽然,远处传来轰隆水声,循声而去,竟是一座飞瀑从高崖直泻而下,落入深潭,激起万千水花。这就是传说中的"老龙潭瀑布"!潭水碧绿如玉,四周石壁被流水冲刷得光滑圆润,形成奇特的"太行年轮"。站在潭边,水雾扑面,凉意袭人,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虽无庐山瀑布的壮阔,却别有一番清幽之趣。
探秘黄巢峡:历史的回响
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黄巢峡。这里是整个峡谷群的核心,也是最险峻的一段。峡谷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抬头望去,红岩绝壁高耸入云,仿佛随时会合拢。传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此屯兵,故而得名。
走在峡谷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岩壁上偶见模糊的刻痕,不知是古人所留,还是风雨雕琢。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天下奇峡,莫过于此。"今日亲临,方知此言非虚。
竹会峡:自然的交响曲
最后一站是竹会峡。这里植被茂密,鸟语花香,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我们坐在一块巨石上休息,忽见一只松鼠从树梢跃过,又迅速消失在密林深处。远处传来啄木鸟"笃笃"的敲击声,与溪流的哗哗声交织,宛如一首自然的交响曲。
正午二点,金色的阳光洒在峡谷间,给红岩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我忽然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邢台大峡谷的每一处,都像一幅变幻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归途:山水有清音
回程的路上,山风拂面,带着草木的清香。这一日的峡谷之行,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山水之间,仿佛能听见天地最纯净的声音。
邢台大峡谷,不只是一处风景,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作者简介】冯爱平,男,信都区作协理事,喜欢散文创作。曾有多篇散文发表于当地纸媒和公众号!愿吾手写吾心,记录平凡而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