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光荣,男,江西临川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江西老年大学系统诗词学会副会长,抚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学术指导。在报纸、杂志、书刊、微刊发表诗、词、曲、联、散文、小小说、调研报告、经济理论文章逾千篇,著有个人专著《岁月痕影•求是集》《岁月痕影•求索集》《岁月痕影•求真集》,主编系列丛书《改革之路》《决策之基》《绿色之潮》。被授予“全国优秀乡土诗人”称号,荣获第三届“我为家乡写首诗”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第二十一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金奖、2025《缅怀伟人功绩,宣扬红色文化》“瓷福杯”诗词曲大赛三等奖、江西《老友》杂志社“蛇年全国征联十佳”第三名。
李光荣先生诗词专辑
——《诗考汤显祖墓及汤显祖家族墓园》
七律十首(外两首)
(一)肇始
承塘举目瞰川原,卜吉灵芝启墓垣。
山势如屏三面障,水清似练四围屯。
青砖苔篆封玄室,玉茗风萦护故魂。
从此文星归斗柄,坤珍毓秀绕幽园。
注:汤显祖家族墓园,原名灵芝园,坐落在抚河之畔、文昌桥东的汤家山上。明万历年间,汤显祖父亲汤尚贤(号承塘公,汤氏后人称铭四公)捐资购买灵芝园,在此葬其先祖诸公,其后灵芝园即成为汤显祖家族主要成员的埋葬地。同治九年版《临川县志》载:“进士汤显祖墓在港东厢灵芝山”,光绪二十三年版《文昌汤氏宗谱》也明确记载汤显祖本人葬于此。
清兵踏破墓茔门,断戟沉沙惊国魂。
烽火裂碑铭半蚀,腥风卷地冢无言。
泉声暗咽灵芝土,丛草低垂玉茗园。
一脉书香凝赤血,斜阳独对冷荒原。
注:在400多年的历史风雨中,灵芝园曾屡遭兵燹,第一次是明末清初,清兵在作战中将墓地蹂践。史载,顺治二年(1645)夏,清军大兵压境,临川詹更一、揭重熙、曾亨应举兵反抗,战火中“近城民居被寇焚毁,数十里外皆被掠”;顺治三年(1646),建昌益藩王等数次由金溪、东乡进攻抚州府城,清军江西总兵金声桓遣兵剿洗,“近东一带有数百家之聚落绝人迹者”。之后,王得仁反清入驻抚州,见灵芝园“故基垣墉”,残垣断壁,在此建造了马王庙。汤氏族人也陆续迁徙到了临川周边,从此汤家山无汤姓族人在此建造了马王庙。从此汤家山无汤姓族人居住。
(三)复建
康熙廿九构新园,断碣重扶溯旧痕。
手植松楸擎墓道,心香椒醑酹灵根。
焦桐竞发琼枝秀,玉茗长萦故土温。
莫叹沧桑湮义魄,还魂一曲绕青门。
注:随着清朝统治渐趋稳定,康熙二十九年(1690)汤显祖家族墓园得以复建。

(四)劫毁
太平天国战临川,劫火焚空蔽日烟。
梁栋成灰湮旧础,石麟倾覆泣寒泉。
焦桐烬冷春闺梦,断碣苔封义字镌。
一自灵园沉碎玉,斜阳蔓草锁荒阡。
注:清朝晚期,从咸丰六年(1856)到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军与清政府军为争夺抚州城,隔河相峙,数次激战,灵芝园重遭兵毁。
(五)重修
光绪年间墓事传,松楸重葺仰前贤。
江公碑矗铭高节,玉茗香凝续旧缘。
彩笔曾惊生死曲,清风长护古今阡。
临川冠冕文章在,酹向千秋四梦边。
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安徽桐城人江召棠(1849-1906,即诗中之“江公”)任临川代知县,因景仰汤翁,看到汤墓荡然无存,遂捐出自己的俸银,立碑造坟,重修了汤显祖。
(六)蹂躏
倭寇来侵破重关,分兵三万践汤山。
掘壕竟毁先贤冢,踏刃犹摧玉茗颜。
四面烽烟寒梦冷,千村战火血痕斑。
牡丹亭侧惊魂夜,忍见临川泪雨潸。
注:1942年5月下旬,日军调集3万余兵力,分3路入侵抚州,在墓园挖战壕,铲平墓葬群,灵芝园再一次遭受蹂躏。
(七)修葺
光被临川文脉开,冢依山势辟蒿莱。
新封墓阙灵泉护,再起云轩玉茗栽。
碑认旧痕循往迹,亭邀国色对高台。
梨园一曲惊春梦,恍若汤翁月下来。
注:新中国成立后,汤显祖墓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国家文化部在江西举办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活动,抚州专署拨专款于当年江召棠立碑处,重新修葺汤显祖墓,并在墓旁修建了一座牡丹亭。
(八)湮没
忽起狂飙裂地维,十年浩劫碎茔碑。
钢筋横断灵芝坼,冰厂深埋玉魄危。
泉脉暗通涵恨血,书香永锢积尘缁。
谁言文骨终湮没,冻土犹温暖故基。
注:1966年文革之初,汤墓及牡丹亭被捣毁。1969年,抚州地区商业局在灵芝园建造制冰厂,汤显祖墓及其家族墓葬群从此湮没于厂址之下。
(九)迁建
钢筋拆尽露残基,迁葬长嗟空槨遗。
未见玉骸封冢土,唯余断碣泣铭碑。
新茔虽立尘痕在,旧圹纵平浩气垂。
莫道当时存讼议,且看今日启幽奇。
注:1982年,为迎接国家文化部在抚举办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活动,原抚州市政府(县级)决定重修汤墓,因原墓址荡然无存,遂在市城区的人民公园内修建汤显祖衣冠冢,并于当年10月完工。汤墓衣冠家亦称“若士园”,位于公园北隅,占地5000平方米,墓碑正面镌“汤显祖之墓”五字,由时任中国书协主席舒同亲书。汤墓衣冠冢旁临湖建有“牡丹亭”一座,亭柱刻联:“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
十)重生
锹声乍起焕文昌,石椁重辉沐晓阳。
斑驳苔碑连谱牒,沧桑砖甓证炎凉。
荧屏电幻情无尽,展馆星移梦未央。
魂绕牡丹滋沃土,灵园脉气贯穹苍。
注:2016年11月,抚州市进行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在拆除原制冰厂过程中,发现了被覆盖的汤显祖家族墓葬群。2017年5月,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启动了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工作,共发现明清时期墓葬53座,包括汤显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和汤显祖及其儿子的墓穴在内的六代墓葬,其中4号墓为汤显祖墓,共出土墓志铭6方、碑石3块,发现古井1口及明清时期附属建筑遗迹3处。
水调歌头•暑日瞻谒汤显祖家族墓园
赤乌巡丘垄,暑气隐幽芳。虔心轻踏石径,凝目向苍茫。四百年前情种,漫演临川绮梦,星斗焕文昌。几曲死生戏,千古诉衷肠。
观碑碣,听蝉沸,感沧桑。墓园深处,仿佛犹见砚田忙。莫道浮生若寄,自有精魂不逝,日月共辉光。且蘸抚河水,挥笔续麟章。
临江仙•谒汤显祖纪念馆
四梦著成凝血汗,灵思翻卷风云。良辰美景不由人。丽娘情寄处,天地亦含春。
四戒自持为玉律,贞姿高节长存。曲文每读泪沾巾。才名传宇内,光采照寰尘。
注:四梦,即临川四梦,系统汤显祖所著《还魂记》(又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的合称。丽娘,即杜丽娘,系《还魂记》中的女主人公。四戒,指汤显祖的《四香戒》,即: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害,心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