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听雨斋诗社
忆军营激情,庆八一盛典
(名家有的~孔祥智专辑19)
听雨斋诗社【2663期】
作者:孔祥智,上世纪七十年代新疆边防兵
【作者简介】孔祥智,河南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73入伍,始终从事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先后在《解放军报》《军区战胜报》《中国青年报》地方省报等多次发表文章。荣立三等功。1981年带病退役,享受退役老兵待遇。至今退伍不褪色,仍笔耕不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河南省《范水诗苑》诗词协会成员。
座右铭:“镜里白头翁,心坚路路通,灯下勤耕耘,多彩夕阳红。
忆军营激情,庆八一盛典
文/孔祥智(河南范县)
在八一的光辉里,我心潮翻涌难眠,
七十七载岁月的今天,回顾军营,这一幕格外耀眼。
半世前的,七三年,我奔赴新疆的营盘,
津贴九元是动力,更盼在艰苦中磨炼。
火车闷罐七天,穿越戈壁荒原,
窗外是牧区的牛羊,还有牧民的奇装口哨,羊鞭。
来到天山脚下,那拉提草原的边缘,
高原反应立现,空气稀薄呼吸困难。
满脸起疙瘩血泡,鼻血直流数天,
可心中的热情不减,理想高悬。
新兵训练的苦,如刀刻在心田,
拔正步走到浑身散架,滚成泥人满脸是沙。
但想想革命前辈,便咬牙坚持向前,
戴上领章帽徽,新的人生就此开篇。
新兵编老连队里,温暖如春日的花园,
连长嘘寒问暖,指导员关怀备至如父母在身边。
老兵教我订领章帽徽,针线飞舞情意绵绵,
副班长示范内务,新集体的生活新鲜又温暖 。
因文字功底,我被选做报道员,
写文章、做采访,忙碌而又心甜。
学习班中磨炼,报社里与编辑共研,
不同的体裁,不同的版面,都是成长的诗篇 。
老兵讲述的故事,至今仍在我心间,
“一快砖,一口痰,1分钱提了个指导员”。
一块砖,引出沟通的典范,
老兵与新兵谈心,被砸不怒,终让新兵心服口服,成为骨干 。
一口痰,是救人心切的果敢,
卫生员口对口呼吸,体现救死扶伤情感,把生命从死神抢还。
1分钱,是严谨的体现,
炊事班干事,为一分钱兑帐彻夜未眠,算清账目,成为干部,是部队精神的彰显 。
部队是熔炉,锤炼钢铁意志坚,
学雷锋做好事,思想在熏陶中改变。
入党、入团、提干,考验重重严又严,
从部队走出的人,在各地都能撑起一片天 。
枪杆子,笔杆子,巩固政权的两杆子,
今日八一,我把部队故事再讲一遍。
献给曾当过兵的人们,也给有志青年,
到部队去锻炼,让青春绽放华年 。
(欢迎名嘴名刊,采刊播讲)
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于台前县清水河镇南王庄孙楼黄河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