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血 敬山河
——写在伟大的中国人民解
军建军98周年之际
作者:李永强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18年职业军人。
18年,足够让青涩的肩膀磨出硬茧,让嘹亮的军号刻进骨血。还记得靶场上硝烟的味道,是青春最烈的底色;记得障碍场那片杨树林,它看过我们凌晨三点的岗哨,也听过拉练途中沙哑的军歌。
脱下军装这些年,总在某个瞬间被熟悉的记忆击中——听到整齐的脚步声会下意识挺直腰板,看到迎风飘扬的军旗,眼眶还是会发烫。原来那些在训练场上咬牙坚持的日子,那些与战友背靠背值守的长夜,早已把“军人”二字,酿成了生命里最厚重的勋章。

98载风雨兼程,从烽火硝烟中走来的队伍,如今依然守护着万家灯火。作为曾身披戎装的一分子,深知这“守护”二字背后,是一代代军人用热血焐热的承诺。
今天,当军号再次在心底吹响,敬那片用青春守护过的山河,敬那些并肩作战过的兄弟,更敬这身永远卸不下的“军魂”——它教会我,无论身在何处,总要挺直脊梁,总要心怀滚烫。
若有战,召必回。这不是一句口号,是刻在18年军旅生涯里,永远鲜活的誓言。

【作者简介】:李永强 ,男,70后,香港摄影报特约高级记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历绿色行伍磨砺十八年,其摄影作品和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国武警杂志》《解放日报》《新长征》《吉林日报》《澳门日报》《香港摄影报》《香港摄影杂志》《江城日报》《春风杂志》等,其新闻作品《精准扶贫面对面》曾获全国党刊优秀奖。
【老丫文苑 :创始人】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