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和地主豪强也纷纷占据地盘,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互相兼并,长期战争。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冀州的袁绍、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等。在这些割据势力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最为壮大。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而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最终战胜辽西的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
一山不容二虎,这样,最重要的两个军事集团,决战在所难免。起初形势是袁强曹弱。袁绍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10万以上,且无任何后顾之忧。而曹操北方是袁绍,南边有刘表、张绣,东南有孙策,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心猿意马。但一些有识之士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变化。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挑选精兵10万,企图南下进攻许都。有的谋士认为,经过一年多的战争,百姓疲惫穷困,仓库没有积余,赋税劳役正多,最好先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恢复农耕,使人马得到休息。但谏阻出兵,违背袁绍了的想法,于是,他把有关人员降职了。而曹操方面听说袁绍举兵南下许都,决定集中数万兵力,依托黄河天险抗击袁绍。曹操深知自己的劣势,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白马、延津都是黄河的重要渡口,这些渡口进行了小规模接触之后,曹操不断后撤,最终在官渡停下来,对曹军来说,这里补给线的距离更短。但尽管如此,袁军在兵力、粮草、军货、财力等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
不久,袁军主力接近官渡,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我们虽然人多势众,但勇猛不如当地曹操的河南兵,而曹军的粮草、军货、财力都不我们;他们最希望速战速决,而我们利于缓慢战斗。所以,我们应让两军缓慢相持,拖长战事。”
于是袁军开始与曹军对峙。双方相持大约3个月,曹操处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他写信给谋士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现在您扼守要冲,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良机。”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同时命负责后勤补给的将领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
曹操与袁绍相持日久,双方都缺乏粮食。袁绍派车运粮,并令人率兵护送。他的谋士沮授建议“应另外派遣支援军队,行进在运粮军队的傍边,以断绝曹军的抄掠”,但袁绍没采纳这个建议。
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粮食基地乌巢。曹操觉得 很有道理,立即付诸实行,他亲自率领步骑5000人,各带柴草一束,冒用袁军旗号,利用暗夜走小路。到达乌巢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军袭击了自己的粮食基地,紧急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重猛攻曹军大营。但曹操有周密的安排和准备,一时攻打不下来。后路被抄,导致了袁军军心动摇,最终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袁绍只好仓惶带800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多人,也有说是8万人。官渡之战曹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曹操缴获袁绍大量军需,而且在袁绍大营中发现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没有追究,而是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以示安抚。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统一。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