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青睐的地方
′
◎春 阳

走出恩施高铁站,在人头攒动的出口,一块“全国百位文艺名家走进来凤接待组”的接站牌十分醒目地举在前方。我和姐姐李晓梅相视一笑,加快了步伐。黑压压的人流缓缓涌动,行李箱的轱辘声在长长的出站通道里轰隆作响,像一支欢快的乐曲,催人前行。
风水宝地凤来仪
近十多年来,恩施旅游业发展迅速,很多地方成为旅游热点。水涨船高,来凤的知名度也随之得以提升。此次我和姐姐应邀参加来凤县委县政府和《今古传奇》杂志社举办的“凤凰来仪 相约‘梅’好——全国百位文艺名家走进来凤”活动,在两天的采风活动中,实实被这里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惊艳到。来凤的旅游资源丰富而全面,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济于一身,几乎包含了所有旅游胜地必备的元素。
来凤是神鸟都青睐的宝地,早年“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如今神鸟飞天众人眷恋,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一个文学爱好者,不知道来凤的美妙多少还是有些说不过去的。其实,顺着酉水河沿河而下,就到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个发生在“白水河”的故事,那个俏丽单纯的小翠翠、那个仁慈重义的老爷爷、那个俊朗诚挚的小傩送,并非湘西凤凰沱江人物,而是在来凤酉水河下游、距来凤县一百多公里的湖南省花垣县境内。到了“边城”,酉水河往东拐个弯,就到了电影《芙蓉镇》的拍摄地——永顺县王村。更别说这里的土家风情、摆手舞起源、南剧之传承……说起来,酉水河满河里流淌的都是文化,河底沉淀着悠久而璀璨的艺术瑰宝。
仙气升腾卯洞奇
登上“酉梦号”画舫,在云雾迷蒙的酉水河里行驶了好一会儿心里还在疑虑,导游小妹不是说今天游卯洞吗?难道这个洞还要坐船进去不成?我去过咸宁的隐水洞,洞中有一段确实是要坐船的,甚至还要乘坐一段小火车呢,但那都是洞内行车走船的小舟小车,这么大的画舫难道是要开进洞里么?
美景当前,已容不得多想。渐渐地,果见两岸山崖上有很多山洞,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导游说这都不是卯洞。这时酉水两岸雄峻壮美,云缠雾绕,目不暇接,我们已顾不上什么“卯酉子午”洞了,只要在这仙河里游上一遭,就不算白来。
突然,透过飘渺的白雾,前方一道岩崖铜墙铁壁般挡住了去路。导游小妹说卯洞快到了。崖壁上果然有一个圆圆的洞口。心里想着船到尽头,卯洞也看到了,该是我们返航的时候了吧。恰这时,导游小妹却介绍说悬崖上的那个洞叫仙人洞。说话间,一直缓缓行驶在我们前面的领航船突然消失在绝壁里不见了。透过层层云雾,我终于看到贴近水面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洞口。
就像文章写到玄妙处、乐章奏到高潮处一样,当画舫穿洞而过时,一船人顿时安静下来,唯有相机、手机的拍照声喀嚓作响。尽管导游小妹一直说卯洞是天然形成,船上还是有人怀疑此为人工开凿。也难怪,卯洞长达215米,洞顶却平展整齐,洞壁两侧也垂直水面,而这正是天然卯洞最神奇出众之处。
当“百位名家”所乘三条游船穿洞而过、重新掉头汇集在卯洞之中时,艺术家们隔船招呼,挥手应答,喜不自胜。土家妹娃儿给我们唱起经典的《龙船调》,一时间卯洞里群情亢奋、山歌互答。在土家妹子用清亮的歌喉抛出那个耳熟能详的俏皮问句时,艺术家们扬着脖子、扯着嗓门大喊大叫:“我来推你嘛——”。
欢歌笑语,响彻卯洞。
水墨丹青赞美景
在两天的采风活动中,一众文学艺术家们在美丽的酉水河畔吟诗作赋,舞文弄墨,各领风骚,他们的非凡才华在风情万种的来凤得以大展宏图。特别是书法家们,每到一处,便铺纸研墨,笔走龙蛇,很是潇洒俊逸。
那日书法家们在千年杨梅古树下挥毫泼墨,青年书法家黄金亮也在其中。去年,我们曾在长阳桃花渡一起参加文学交流活动,他在桃花渡三背河席地而坐,河床为案,铺纸书画,挥洒如云,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此时,只见黄金亮神态悠然,手握毫锥,口衔香烟,身体微倾,一番龙飞凤舞之后,便是笔酣墨饱的“有凤来仪”四个大字。超然洒脱,帅不可言。
说到书法艺术,真正令人难忘的是我在卯洞游船上看到的一幕。当时画舫在酉水河里悠悠行进,纸墨在舱室案几上平平铺展,一位手持纤毫、婉约动人的女子,端坐案前,对着手机上的书帖笔笔临描。她头戴镂空发饰,身着飘逸衣裙,仪态清雅、神情专注。窗外青山绿水徐徐飘移,舱内素衣女子墨韵添香。让人有一种不可遏制的穿越感,只仿佛千古才女易安居士忽至眼前,令人心荡神迷。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那位女子姓甚名谁,当然,也无需刻意相识。毕竟,此时此刻,走进来凤,皆是名家。
船将到岸,我拉姐姐去看那位临摹女子。她已离开,案上空余她的临习之作。我坐到案前,笔蘸墨汁,在她的习作上装模作样,也想摆拍个穿越的画面。于是我执笔,姐姐研墨,结果我们姐妹拍出来的照片却是明媚一片,花好月圆。一派太平盛世之豪情逸致,毫无温婉娴雅可言。
装在心里的来凤
在来凤的日子里,总是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我一边饱览来凤大好河山、体会民风民俗,一边兀自激动,心中常常灵感涌动,计上心来。记得在桃花岛杨梅节开幕式上,我和姐姐跟玉娇龙集团的万总说:“去年去了桃花渡,今年来了桃花岛。我们交上了桃花运,很有桃花缘。”万总听后哈哈大笑。回来后我把这两句铺展成一个小段落念给姐姐听,她说:“摔碗酒的那段最好:土家汉子克勤克俭,而摔碗却是极具破坏性的奢侈行为。这种矛盾冲突撞击出的火花,点亮了土家人豪爽奔放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但我终究未将摔碗酒铺排成文。一天,我们看到今古传奇杂志社社长杨如风的一段文字:“……来凤在我们的诗里,来凤在我们的文章里……”我和姐姐当即决定一人写诗,一人作文,我们要让自己的诗和文做证,“经过这一次奇妙无比的邂逅,今后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来凤都在我们心里。”
转眼到了返程的日子,别了恩施别了来凤,返回武汉。明明人已回到家中,心里却莫名生出类似离别的乡愁。我知道,有一种情愫叫一见如故,有一次邂逅,便魂牵梦萦。
那,就是来凤!
简介:春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散文学会会员。《今古传奇》杂志终身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