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忘年情·本小说纯属虚构
聂树林
宋春红和傅国民欢欢喜喜结婚了,二零年代的一对新人,是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出生的,年龄大小也差不多。看着整洁干净的三间砖瓦土层,甜蜜不由升上心来。一晃年近二十六七岁,一次偶然,红军进入贵州,便改变了他的一生。
二十岁的新郎喜上眉梢,婚后的五六年时间,他们有了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们还小,国内当时还比较混乱,战争一发不可收拾,就这二十来岁的年纪,傅国民已经三个孩子的父亲,可战争需要人去打,在一次偶然,中国共产党来到了傅国民村庄,看见了他,认为他是一个大有作为军人,可以为国为党消灭敌人,在红军四渡赤水的战争中,他为他们作了领路人,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傅国民便在土城做向导的傅国民带领红军穿越大渡河水。他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对周围环境了如指掌,斦以他也很是热情,村里的老百姓也很是拥戴共产党。于是他跟随着共产党打国民党,为解放新中国出一份力,发一份光。二十八九岁年纪的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便跟着革命红军参加了解放中国的战争。
在这些年的战争中,傅国民离开了家乡,南征北战已是他的家常便饭,他已习惯了这样的战争和生活,只是离开了自己的妻儿父母,想他们的时候还在战壕土堆里忍冻挨饿,思念万分也身不由己呀。他常把这份思念深深埋在心里,化成动力打国民党来报孝祖国和人民。
可战争是残忍的,傅国民不巧是在解放中国的沈辽战役中,中国野战军虽然战胜了,可傅国民不小心爱伤了,被拉在了战壕中未能及时转移,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一幕的转折点,因在前线,在国民党战壕,国民党余兵残部追了上来,他想着这二十年的战争,告别亲人,也未能予亲人见面,未能孝顺父母,他不能死的不明不白,连父母亲最后一面也未能相见,想到这里,想到这里,他脑子机灵一动,果断脱去外套,换上了国民党部队的军服,等国民党的搜索部队来时,把他也带走了,于是他活了下来,只是又变成了另外一个身份了,他心里倍受煎熬,但他感到欣慰的是中国共产党胜利在握,他看见了曙光,高兴不已,的确,真的是这样,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他心里高兴不已,然而他已身不由己,原本想活着就可以看见自己的父母和妻儿老小了,可这一解放,他却被迫跟国民党老蒋的部队转移去了台湾,离开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家和亲人。此时的他也被迫开始了新的生活,在异国他乡,又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将近四十多岁的他又一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次,他彻底醒悟了,感慨人生如此多变化,他沉默寡言,在新婚妻子中只字未提自己的先前过往之事。
婚后,傅国民依旧在国民党警备司令部任职警察局里维护治安的工作,收入稳定,家庭自然和睦而温馨,两年后他又做上了父亲,儿子傅春雷出生了,接着女儿傅春华也出生了,最后小儿子傅春波也相继出生了,他们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恩爱有佳的生活在这个平静安宁祥和的环境里,是多么幸福多么温馨呀。
然而他的结发妻子宋春红却一直信守着承诺,独自一人辛苦的养着她和傅国民的一对女儿和一个儿子,还有年老的公公婆婆,直到送两位老人去世也没有等来自己心心念念的丈夫回家,她走过了多少个风风雨雨,寒冷的日日夜夜,那时的他们离别时的聊聊我我,海誓山盟,傅国民临走时抢着妻子说道:“我打完仗一定会回来,和你团聚,永远不分开了,你一定要等着我凯旋归来哟。”想着这句话,不论生活多么艰辛,心里都充满了幸福甜蜜的感觉。然后如今新中国已经解放这么多年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爱人到底去了哪里,
她已经含辛茹苦养大了三个孩子,并且都已经成家了,可还等不回自己的丈夫回家,
于是她将这件事汇报给了当地的政府机构,决定发誓找到自己的丈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骨埋藏地址,她的诉要很快得到了政府机构的积极回应,国民回家栏目组得到了贵州省及各地电视栏目组板积报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找寻,终于有了回应,原来傅国民在台湾,正好八七年十一月,大陆台湾已经开放,亲人们可以团聚回家了,春红便经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找到了阔别几十年的丈夫。
这天,天下着朦朦小雨,她坐上了去贵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小轿车,同行的有电视台记者,还有村中书记等有关领导人物,到了机场,
他们一行人站在了机场的候客厅,等待飞机的降落,没有过多久,飞机徐徐降落,最后飞机上缓缓走下来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男的白发苍苍,手拄了一根拐仗,穿着一件白衣衬衣,打着领带,西装外套,再加上戴着一顶瓜皮小帽,眼镜透明清淅,看上去文质彬彬,如一位教过书教授,个子一米七左右,我一眼认出了他,只是旁边多了一位也是白发苍苍的女士,他俩面带微笑,也朝着我们的方向走来,因为我们这一行人是有电视台加记者为达成我的心愿而辛苦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才为我找到我的爱人,后面横幅上写着对迎傅国民先生回国访问。我情不自禁的小步跑的傅国民身边,轻轻抱住了他,眼泪止不住刷刷掉落了下来,“国民呀,我总算找到你了。你找我等得好苦呀,半个世纪,我们总算有缘又见面了。”国民倒是无悲无喜平静的声音说:“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放心好了,我过得很好。”“旁边的女士是?”我这样问着,国民回答说:“是我现在的妻子刘雅君。”我极力控制住了悲伤的情绪和忧郁
说:“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时随后的一群记者蜂拥而上说:“欢迎傅先生回国,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傅先生台湾好,还是大陆好?"傅国民嘴角带着轻轻的微笑说:“中国好,有我的家,台湾也好,有我的爱人。”记者们彬彬彬有礼的说:"欢迎傅先生回国。”这一报道晚上就成了我们贵州的道条新闻报道。慢慢的五六辆小轿车缓缓开进贵州赤水河边的土城,回到家中,我将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房间让给傅国民夫妻住,
一股说不出的辛酸感还是幸福感,在记者等朋友们在村里招待会后,无人的时候,我悄悄的掉落了下来,回想起这些年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和老人走过的苦和累,一股说不出的辛酸味默默拥上了眼前,在无人的世界里,悄悄的掉着那不值钱的眼泪。
曾经的爱恨情仇只不过是一场海誓山盟的追逐,时光已过几十年,缘分又让我们相遇,只是昔日爱人已成相识的陌生人,只剩下我在无人的角落悄悄落泪。
第二天天亮了,我很早起了床,为他俩煮了小米粥,顺便蒸了一锅肉馒头当早饭,女儿儿子也知道父亲从台湾回来了,也带着礼物来看一看父亲,村里邻居和村长,也送来关心和慰问,顺便也带了很多水果,村里祠堂和老人活动室也很近,也表示有需要什么尽管向村里开口,宋春红爽朗的答应了,傅国民夫妇吃完早饭,我就带他们去了村里转转,走走说说玩玩,到吃中饭时也回到家
中做着家常便饭。
第二天,儿子女儿也赶来看曾经阔别多年的父亲,天涯之别,今生难见,只见父亲己年老八十,花发苍桑,但人很精神,儿女们也给父亲带着喜欢的礼物,傅国民也是高兴,子女们都成家了,孙孑孙女们也围绕着他叫着爷爷,他也有说不出的快乐和高兴。虽然他也有很多高兴,也有很多说不出的尴尬,虽然跟共产党打天下,却成了国民党的兵,呵呵,中国共产党还如此的宽宏大量,还让他们这对相隔半个世纪都难以相见的老人,又见面了。他也感觉到羞愧的无地自容,打心眼也感谢中国共产党。多亏党政国策如此放宽。就这样一天一家人团团聚聚吃着高兴的团圆饭。
第三天,老军人回家享受优惠政策侍遇,傅国民这次回家也不例外,当地县政府也派出了专车带他们去了部分自己老家的名山大川游玩,如贵州樊净山,贵州千江苗寨,贵州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景区,青岩古镇,花溪夜郎谷,织金洞,万峰林景区,肇兴侗寨,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天眼景区,高过河漂流,天河潭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龙宫景区,马岭河峡谷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铜仁大峡谷,镇远古城,黔灵山公园,甲秀楼,赤水丹霞,贵州桃源河景区,贵州樱花园,阿西里西大草原,峰林布依景区,山木河,贵州省博物馆,梅花山旅游景区,伟大转折剧场,阿西里面韮菜坪,都匀泰汉影视城,亚木沟风景区,加榜梯田,多彩贵州风,朱砂古镇,遵义会议会址,贵州欢乐世界,织金大峡谷,南江大峡谷,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高荡千年布衣古寨文化旅游景区,万峰湖,央博艺术国际交流中心,青云市集,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紫云格凸河风景名胜,下司古镇,郎德苗寨景区,猴耳天坑极限酷玩公园,这么多,当导游记者电视台地区的有关领导拿出一大叠景区优美图片让他选择,傅国民夫妇看得都发呆了,他们选择了他选择了梵净山,央博艺术国际交流中心,赤水丹霞,荔波小七孔,万峰林,一行五六部小轿车,吃住用行就这样用了七八天,才又回到了宋春红家中,在家又静休了五方面天,很快二十天过去了,傅国民夫妇又该踏上回国的旅途了。
宋春红握住了傅国民的手说:“我坚守了我们的承诺,将儿女养大,也将公婆养老送终,没想到我们今生还能相遇,这一别,不知何时可以再见面了,要不是党政国政放宽政策,并且帮我找了你这十多年,也许我们也见不到面了,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共产党。”傅国民连连点头,手握着宋春红说:“我们回去了,你多保重身体。”吃完早饭,道完别,小轿车缓缓送他们夫妇二人去了机场。
从此两位老人又天隔一方,这一场相隔半个世纪的忘年情总算是让春红圆了亲人回家一梦,她心里可静而又爱恨交织,将难言的痛和一生受的苦掩埋在了自己的心里,她忘远忘不掉那一段情和那个年代的战争,给她带来的难言的记忆,可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可情依旧执着难圆往日的梦。
忘不掉的曾经和那份曾经的海誓山盟,自从见了傅国民以后,便生起了痴呆症:
送君千里,终须别离。
情长相守,风雨念伊。
五十春秋,不忘海誓。
寻夫数年,始终如一。
孤影苦难,顽强自力。
克服阻碍,寻夫有喜。
终得见面,新欢顶替。
海誓成风,山盟空失。
结发夫妻,各奔东西。
战争残酷,子散家离。
终归一人,静守岁失。
疯傻是命,怨天愚痴。
捉弄忠良,永不得志。
泪洒黄河,绝无休止。
从此宋春红神志不清,念念叨叨,忘年情难叙她一生的爱恨情长…
文/聂树林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聂树林,女,汉族,1973年出生籍贯:浙江绍兴人职业:时装质量检验工,文化程度:高中,爱好诗词歌赋,喜欢文学,二十岁时曾任教过小学老师,现从事服装工作。作品发表在当《代诗词百家》《天府诗人》《诗眼看世界》《蔺亭诗苑》《新闻头条》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嵊州诗词研会会员,曾获得优秀诗词家称号,优秀作家奖称号。现认《琴韵芳苑文学社》诗词主编,《蔺亭文苑》诗词副主编。2023年入龙风学习,红二系北方三区集训院第十一期学员,任龙风北方三区副总院长,现反哺任红四系二大区副院长。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