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情谊长青
——40年老同学聚会致辞
文/史秀明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老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故乡的这片热土上,相聚在老同学曹正萍的正鑫茶餐厅,一起庆祝这份难得的缘分。是这份难舍的同学缘,把我们召唤到了一起,七月的高温怎能阻挡我们相聚的满腔热忱?同学的情分把往年青海的凉爽送到了青海湖的湖底,这里澎湃的是我们同学间的纯真情,这份情比太阳的光还要强烈,比瓦蓝的天空更要辽远!40年岁月如歌,那些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操场上的追逐嬉笑,仿佛就在昨天。此刻,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好久不见,老同学,你们好吗?”
今天,我有四份真心送给在座的各位。
第一份真心是感谢,献给我们的恩师。
是你们用知识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人生,用谆谆教诲塑造了我们的品格。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你们的教诲我们永远牢记在心,你们的身影始终是记忆中最温暖的坐标。遗憾的是我们永远也无法邀请到班主任贾进山老师了,其他的恩师也由于年龄的原因或家中有事,无法前来参加今天的聚会了,此时此刻,我们全体同学向所有的恩师说出内心的感恩之情: 老师,谢谢你们!请收下学生们的这份感情!
第二份真心是感动,留给我的同窗们。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分别的这四十年里,大家为学业求学,为生活奔波,为家庭操劳,为子女操心,为工作忙碌。少有空闲,也难得有机会像今天这样这么多师生齐聚一堂。而今我们这一辈人年近花甲,头发白了,心气平了,对往日的同学情却更加的怀念,更加的珍惜了。43年前我们在湟源师范相认,那时,我们还是一群懵懂无知的少年,在艰苦的条件下,我们过得无忧无虑,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我们结下了纯真无瑕的感情。经过三年的相识我们彼此便相知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最深处,这些就像珍宝一样,我们均把他们小心翼翼的珍藏,上锁,然后尘封了起来。三年后,我们带着梦想各奔东西,在家乡的每一片土地上都留下了我们耕耘的汗水,也收获了满满的喜悦。四十年的分别,四十年的牵挂,给了我们相约相聚的理由——同学一场,缘分一生。
这 40 年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纯真的同学情始终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40年后,我们带着故事重逢于此,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同学”。这份情谊,不因地位高低而改变,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今天,我们再次见到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过往的岁月又清晰的浮现,忘不掉同窗苦读,手足情深;忘不了激情岁月,如歌青春;更忘不了已经离开我们的晁世贵 许孝乾 李永月三位同学。
第三份真心是感慨,致岁月与成长。
回首半生,我们曾经历过风雨,也收获过彩虹。或许皱纹已爬上眼角,但眼里依然有少年般纯真的光;或许我们的两鬓染上了洁白的雪霜,但我们的心里仍然充盈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或许生活曾让我们疲惫、无奈,但今天,让我们举杯痛饮,笑谈当年的糗事,重温那份纯粹的快乐!
最后一个真心,愿未来可期。
60岁的我们,比20岁更懂珍惜。愿今后常相聚、常联系,让这份情谊成为我们彼此的避风港。也祝愿老师们健康长寿,同学们平安喜乐!
现在,我提议:
为永不毕业的青春,为一生一世的同学情——干杯!

作者简介:
如意,原名史秀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人,从事教育教学36年,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文学,喜欢旅游,喜欢简单的生活,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感悟,以文字的方式分享给大家。现代作家文学协会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现代作家文学》《都市头条》《骆驼岁月》《格格心语》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