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让灵魂高贵》读书分享会:绽放自己灵魂的芬芳
韶关市图书馆风度书房将于2025年8月1日(周五)19:30-21:00时在风度书房熏风路分馆举行《让灵魂高贵》读书分享会,热诚欢迎文朋读友前往共享悦读雅趣!
主讲人:粟立新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作家协会理事,韶关市浈江区作家协会主席,韶关市五月诗社研究会副会长。散文作品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朗诵,作品发表在国内外报刊杂志,获“2024东南亚诗歌奖”。出版过散文集《青山不老》和诗集《让灵魂高贵》。
绽放自己灵魂的芬芳
——《让灵魂高贵》读书分享会讲稿(提要)
作者:粟立新
一、开场自述
今天特别荣幸能和大家围坐一起,聊聊我的诗集《让灵魂高贵》。这不仅是我学诗以来的创作结集,更是一段人生的回望,一次灵魂的低语。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给书取这个名字?书名是我的老师桂汉标起的。也是我在漫长的人生里,始终在寻找一束内心的光——它不是耀眼的成功,而是热爱,是柔韧,是清澈的坚持。愿我们都能做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灵魂有趣的人。
二、写诗这件事:从缘起到信仰
很多人觉得写诗是文艺青年的浪漫,对我而言,它更像一场“慢慢来”的人生整理。
我并非天生与文学结缘,甚至是家里“读书最差”的孩子。2005年遇见五月诗社,遇见桂老师和诗友们,才算真正推开文学的门。最初写散文,后来慢慢把文字当成温暖自己的方式,出版了散文集《青山不老》。学写诗是更晚的事,多亏诗友们的鼓励,才一点点进步。
尤其当了奶奶后,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天没亮时,孩子睡得正香,街道安安静静,我就一个字一个字“抠”诗——那是完全属于我的时间,是我精神世界的自留地。
推荐即兴朗读:《在晨曦中写一首诗》(节选)
这首诗的灵感,来自陪孙女睡的那个清晨。她房间的窗正对着日出,看着太阳在楼宇间“蹦”出来的样子,突然就有了冲动。送她上学的路上,望着深圳街头为生活奔波的人们,感触更深。这首诗后来发表在2022年《吐鲁番日报》《东莞日报》,2023年东莞迎新年活动上,还被专业朗诵者读过。
坐在窗前看日出
想为晨曦中的中国写一首诗
喜欢那红彤彤的色彩
喜欢那积极向上、往上蹦的样子
用光唤醒沉睡的大地和睡梦里的人们
谱写着红色画卷
……
一直想为晨曦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这个清晨
在深圳
倚窗眺望
我感觉到最具创新色彩的中国心跳
我看见一座年轻的、具有未来感的城市
在晨曦下
有一个中国梦正铺展
三、热爱是灵魂的底色
我的诗里,藏着很多“热爱”——热爱四季流转,热爱烟火日常。春天的萌动、芒种的希望、夏至的热烈、大雪的记忆……每个节气都是诗,都是对时间的温柔拥抱。
比如《写在芒种》,灵感来自小孙女的童言:“奶奶,我们种雪糕吧,种了就有吃不完的雪糕啦。”孩子对“收获”的直白向往,让我突然想:我也该播下自己的种子——诗的种子。
这首诗里,有海棠花“抖落花瓣饯送花神”的细腻,有“阳光吻种子”的温暖,更想传递一种信念:诗意不仅在远方,也在当下。无论是孩子期待的雪糕甜,还是我守护的诗的暖,都是生活里值得播种的希望。
《写在芒种》
推开窗户
让心起飞
空气里泛着泥土的味道
麦的芒针、梅子的清香
在风的拐弯处相遇
门口的海棠花
被晨风反复表白
正抖落花瓣
饯送花神归位
指尖触到六月的刻度
和宝贝一起芒种——忙着种
她说要种最爱的雪糕
我呢
要播下诗的种子
双手托住这芒种
从窗口掠过的瞬间
一颗诗的种子坠下
恰好接住阳光的吻
一滴水珠在叶尖
亮得晃眼
小感悟:在快节奏的日子里,我偏爱“慢慢来”;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总盯着一朵悄悄开的花。这不是诗人的清高,而是靠近内心的方式——把日子过成诗,先得把诗放进日子里。
四、亲情是最深的根
亲情是我诗里最重的牵挂。母亲走了很多年,我还是常常想起她;奶奶2018年以百岁高龄离开后,我为她写了一组诗。对我来说,写诗是另一种“延续”——把思念藏进字里,让亲人永远活在我的文字里。
朗读动情之作:《又见蜜蜂飞来》(节选)
妈妈离开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一家人团聚,我在厨房突然看见一只蜜蜂飞来,一下子就泪目了——那一定是妈妈回来了。那天凌晨,我写下了这首诗。
母亲其实回来过
殷殷嗡嗡匆匆
化身蜜蜂
凑近厨房缕缕香气
前来看望
……
看见蜜蜂飞来
仿佛就看见母亲
又在为我们酿思念的蜜
……
梦中又见蜜蜂飞来
让我今宵泪湿被衾
再分享《孕》(选自《送别百岁奶奶》组诗)
奶奶是村里的接生员,十里八乡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很多都是她接来世上的。爷爷在她60岁时走了,之后她一直和我们住,陪着家族四代女人经历孕期,直到第五代“好”字落地。这首诗想写的,是平凡日子里的光——奶奶的“守”、女性的“孕”、血脉的“传”。
奶奶的时光
守着粟家四代女人渐渐隆起
从此
陪四代女人把日子过圆
顺顺利利
奶奶数着第几代
守着希望
直到
第五代一个“好”字
呱呱坠地
五、诗与祖国:把热爱写在土地上
我生在韶关,长在韶关,诗也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我写春天的瑶岭、由坪的豆香,写中国大妈的爱国情,写新时代韶关的新模样。作为军嫂,今天能在八一建军节分享这本书,特别激动,也想向在座的军人和军属道一声问候!
朗读节选:《橄榄绿》
这首诗是写给建军节的。门口挂着“光荣之家”的牌匾,那是国家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结。“橄榄绿”是梦的颜色,沸腾着青春热血,也藏着军属对和平的守护。这是“小家”对“大家”的理解,也是普通人最朴素的家国情怀。
早安,八月!
门口挂上了牌匾
“光荣之家”
一种荣誉
是国家的肯定和给予
……
橄榄绿 梦的衣装
沸腾着许多青春热血
激昂着捍卫和平的旋律
还有《党徽,在这里发光》,是采风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时写的。作为党员,看着厂区里的“党员先锋岗”,听着机器轰鸣像红歌一样响亮,突然懂了什么是“工矿精神”——党徽的光,是品牌之光,是精神之光,更是新时代的奋进之光。
党徽, 在这里发光
——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散记
走进丹冶,
就是走进党建教学的厂矿
红色温馨的家园
党员先锋岗
在这里璀璨, 在这里发光
做不到没有理由
骄傲的丹冶人
胸前的党员徽章是最好的见证
是企业创一流产品的品牌之光
是企业跨越巅峰的精神之光
更是十九大精神的辉煌
厂房内外春意洋溢
党徽照耀着
新时代企业文化
首条大规模锌氧压浸出工艺
净化电解辅助工艺技术先锋
这是丹冶人的骄傲
一台台的设备注塑机合力工作
一个个工艺在铸锻工序的传流轰隆轰隆有节奏的声音
如美妙动听的红歌唱响曲
透过机器的阵阵轰响
看到了韶关特色的“工矿精神”
党徽, 在这里发光
感悟:诗歌不只是风花雪月,更是时代的记事本。我想把这片土地的变化、身边人的奋斗写下来——告诉世界,我们爱着的地方,有多生动,有多美。
六、寄语
最后,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愿我们都在心里种下一颗“诗的种子”。
热爱生活,就像热爱每个季节的馈赠;珍视亲人,就像珍藏岁月里的暖;踏过的每一步路,遇见的每一缕光,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愿我们都能“让灵魂高贵”,在各自的人生里,开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谢谢大家!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