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晨游诗并序》
作者:陕西旬阳 刘世文
序
岁在癸卯,时维三伏,值休沐之晨。余自吾悦华府启行,往观石鼓山。时晨曦初露,宿雾未收,清风拂面,暑气暂消。
山在渭滨,临流而峙,怪石嶙峋,古木葱茏。拾级而上,晨光穿林,斑驳陆离;露缀草叶,晶莹如玉。闻鸟语嘤嘤,泉声泠泠,心甚乐之。及登顶,望渭水如带,环城东去;俯瞰城郭,炊烟袅袅,气象万千。
昔周宣王猎于此,石鼓纪功,千载流传。今摩挲残刻,观其苍劲,思古之幽情,感岁月之悠悠。山间清气沁脾,俗虑顿释,不觉欣然忘归,陶然自乐。念此胜概,不可无纪,遂援笔赋咏,以志一时之乐。
时陕西旬阳
刘世文记。
其一·晨兴待发
周末晨光透牖纱,
孙儿酣睡正磨牙。
枕边犹记嬉时语,
被角微掀露脚丫。
轻步出房防惊扰,
厨中先煮米香茶。
煎蛋两枚呈嫩黄,
咸菜一碟脆堪夸。
慢嚼细咽晨光里,
不觉东方泛赤霞。
忽忆晨练佳期至,
石鼓山前景最佳。
急寻轻衫换旧袜,
跑鞋踏地悄无哗。
临出门时回望眼,
幼孙翻身梦正奢。
吾悦华府南门出,
南站东侧路不斜。
街灯未熄疏疏立,
晨露初凝草上花。
偶见环卫扫街净,
竹帚挥时落屑嘉。
公交站台人影少,
唯有晨风拂鬓华。
心向南山情已迫,
步履轻快似乘槎。
遥想山间清气满,
烦忧暂抛乐无涯。
此去行程虽不远,
意趣先随晓雾发。
且把闲愁都放下,
单寻野兴入烟霞。
退居才觉时光缓,
偷得浮生半日嘉。
其二·途中山色
出得小区行渐远,
道旁绿树已成荫。
晨风拂面驱残梦,
雀鸟争鸣送好音。
转过南站东墙角,
渐闻流水漱石吟。
遥望石鼓青如黛,
隐在层峦云雾深。
沿途时有晨练者,
或走或跑汗沾襟。
相逢一笑皆同道,
不问姓名只论心。
忽见溪桥横浅濑,
碧水悠悠映客簪。
俯身欲掬清泠水,
恐惊石底锦鳞沉。
岸侧野花随意发,
红黄紫白各争艳。
蝴蝶蹁跹穿叶过,
蜜蜂忙碌绕枝寻。
渐行渐觉山路陡,
石阶错落接云岑。
道旁古柏苍苍立,
枝干虬蟠似老林。
偶有松鼠穿枝去,
惊落松针细似金。
山半亭台初见影,
依稀檐角挂疏参。
歇脚亭中喘微息,
回望来路已千寻。
远见炊烟村舍里,
犬吠鸡鸣杂乡音。
忽闻樵歌穿谷至,
声调悠扬动客心。
再鼓余勇登高去,
渐入幽境少人临。
其三·石鼓晴光
终于登上石鼓顶,
渭滨胜景入眸新。
渭水东流如练白,
一城楼宇接苍旻。
晨雾渐消山渐显,
朝阳初照石嶙峋。
十鼓遗踪今尚在,
历经风雨貌犹淳。
摩挲石鼓寻古字,
笔画斑驳见精神。
遥想周宣曾猎此,
刻石纪功告苍旻。
千载沧桑谁见证,
唯有青山伴古尘。
石旁老松遮烈日,
树下清风拂客巾。
忽有老者来谈古,
细说石鼓出风尘。
当年出土惊天下,
墨拓流传海内珍。
可惜多经兵燹乱,
字迹模糊半难陈。
我听此言心感慨,
摩挲石刻叹沉沦。
转而漫步观山色,
峰峦叠叠翠无垠。
东望秦岭横天阔,
西接陇坂入云匀。
南有群峰争拱卫,
北临渭水护城闉。
山凹时有流泉泻,
声似鸣琴韵自匀。
岩上野花红胜火,
坡前芳草绿如茵。
林中时有蝉初噪,
声随日影渐频呻。
偶见山僧采药去,
背篓盈香脚步匀。
邀我同观奇异石,
指说形态若麒麟。
又引清泉烹苦茗,
茶香袅袅润喉唇。
闲谈不觉日升高,
树影渐短暑气臻。
始悟三伏炎威近,
林间蝉噪已纷纷。
其四·午归途景
日近中天暑气腾,
林间渐觉汗沾膺。
辞却山僧循原路,
归途步步踏云层。
下山脚步轻于上,
耳畔犹闻泉漱冰。
回望峰顶渐模糊,
已被岚烟半掩蒸。
道旁野果垂青碧,
欲摘还忧味未承。
忽见儿童追蝶戏,
竹枝挥舞笑声兴。
问知家住山脚下,
采菇携篓正归程。
笑指前路阴凉处,
可避骄阳暂歇凭。
依言暂就浓荫坐,
石上微凉沁骨棱。
细观草间流蚁阵,
井然有序似军征。
忽有清风穿树过,
送来远处卖花声。
起身再行数里路,
渐见人烟稠密增。
商铺开门迎客早,
油条豆浆热气升。
腹中微饥思果腹,
却念归途尚几层。
强忍馋虫继续走,
已近城区车马增。
柏油路面蒸腾热,
汗湿衣衫似雨淋。
偶见公交站台歇,
候车者皆扇不停。
遥观南站钟楼影,
知离吾悦已非遥。
路边小贩卖西瓜,
红瓤黑籽诱人行。
买片瓜来解酷暑,
甜汁入口爽气生。
其五·还至吾悦
食罢瓜片精神振,
再行数步到街亭。
南站左侧吾悦近,
高楼林立接苍冥。
小区门前提篮处,
“吾悦华府”字鲜明。
保安见我含笑问,
晨练归来汗透缨。
点头应答入区内,
绿树环道暑气轻。
喷泉池边儿童戏,
水花溅处笑声盈。
时有邻人相遇见,
笑谈晨景说阴晴。
电梯轻升至家宅,
开门先闻孙稚声。
小儿见我欢呼扑,
急问山中见鹿麇。
细说沿途奇异景,
孩儿听得眼晶晶。
换衣洗尘去汗腻,
清爽顿生心自宁。
妻已备好午餐熟,
凉面黄瓜拌蒜泥。
一碗下肚暑气散,
通体舒泰乐盈盈。
倚窗闲看小区景,
花木葱茏燕语萦。
午后阳光斜照壁,
蝉声渐起绕窗棂。
忽忆山中所见闻,
历历在目如电影。
兴来欲把此情记,
遂取纸笔案头平。
孩儿围来看写字,
问我是否作歌吟。
笑言且待成篇后,
读与你们仔细听。
其六·援笔成诗
铺开素纸研浓墨,
思潮涌动似山泾。
晨景暮情皆入韵,
笔走龙蛇意难平。
先写吾悦晨曦里,
孙儿酣睡露憨形。
再描途中山色秀,
溪泉漱石韵清泠。
石鼓雄姿当细绘,
苍松古柏带云腥。
十鼓传奇不能少,
周宣刻石纪功铭。
山间偶遇僧与客,
茗香笑语绕青冥。
归途暑热淋漓状,
瓜片清甜沁肺膺。
一一铺陈入诗句,
平仄推敲费经营。
孩儿一旁频催问,
何时能读韵铮铮。
且停笔砚试吟诵,
稚子听得喜相迎。
妻在厨中探首笑,
夸我闲情胜谪仙。
自感此诗虽浅陋,
却记真情与实景。
三伏炎天寻野趣,
不辞酷暑赴山行。
退休始得身心适,
一任天然自适情。
写完重读添删改,
不觉日影已西倾。
窗外霞光映书卷,
诗成满纸带山腥。
且把此篇收箧底,
留与他日忆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