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乡村记忆》专栏,除探秘非遗外,只发六汪人的作品或六汪题材的作品,欢迎投稿!投稿微信xcjyg666。
下面这篇六汪方言小故事,写于2020年,图文原载《家在黄岛》公众号。作品以当地的方言讲述了学屋放秋假期间发生的一些趣事,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展现了当地的乡村生活风貌和孩子们的成长经历。作者单宝尊,男,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小沟村人,1976年参加工作,退休教师,知名民俗专家。请欣赏!】
——六汪方言小故事
单宝尊
五零六零七零后老朋友们:还记得童年时期的学生生活吧?那时候师生不仅有寒暑假,农村学校还有两个农忙假——麦假和秋假,一般都是两个周。农村孩子最喜欢的是寒假、暑假,可以尽情地玩耍,整天在大街上打瓦、跳房、藏眸儿,玩各种游戏,可是每当放麦假、秋假,就要帮大人干农活,几乎天天不落。这不——
学屋放秋假了,
真各应银!十拉天捞不着耍啦。
含得上坡帮着干活儿挣工分儿,
含得捎着提炼薅羊草、剜兔子食。
头一天,上西岭抓果子,
大银使镢抓、
学生和妇女在后面抖擞,
抖擞果子这活儿也不轻快,
干了一头晌就使踢动了。
晌晚饭就着地豆子菜吃了一个饼子,
又哈了一大碗故扎汤。

草鸡了也不中,过晌含得去啊,
待场旮旯偷偷撸了几把果子,
揣在夹袄布袋里就上坡钆瓜蔓,
木找着草镰,使个柴镰胡弄,
才江干了一代烟滴功夫,
木躲避好,上气砍了决背子上,
肮脏的就砍了两个老瓜母子,
住了增干儿决背子含淌血,
队长看见了,说:
“回家找赤决医生上点月包包吧!”
我借着个引子就拿着家巴什儿走了,
到了北沟里摞了把七七毛,
使手搓了搓,呼在伤口上,
真管用!赶忙止住了血。
瘸嘎着个忒,挨乎着……,
顺手zhei了些chei李子,
掐了两嘟噜坡攀,
薅了些老爷子柱棒,
却了些胡枝子、硬棒柴,
持哄了提炼啦,
又摞了几把拾草蔓子盖了顶上,
就算剜兔子食、羊食了,
好喂油滴时候家气了。

后晌吃了饭,俺大喂兔子喂羊,
“你这薅的绳木羊食?含丈木点儿?”
我把一过晌的经过航他说了,
他说:
“你真是地瓜去了皮—绳木也不好揍,
干活不到一天就烧地瓜顶门—后滩了?”
七粗八细滴说了一大些。
我心思:今义真倒槽!
窝囊他娘死了孩子—窝囊死了:
干了活儿、受了伤,
木挣着工分儿,
含挨一顿嫌吼。
……
等我长大了,
就起上级当官滴写封信:
“侯易放秋假了,糟摊孩子。”

单宝尊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副总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