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编】扈建新 王秀芳 李志疆 李丽
【主编】李永玲
【出题】王秀芳
【推送】诗艺天空 都市头条
2025年7月21日
出句:细品流年茶一盏(惜缘)
对句:
1. 闲翻书卷绪千重(惜缘)
2. 闲搜佳句韵千章(仰望星空)
3. 轻吟对月酒三杯(高海峰 )
4. 闲邀古月酒三杯(汪海成 )
5. 闲游暮景酒三杯(忆往昔 )
6. 闲观世态酒千杯(讷言敏行)
7. 闲看峻岭叠千峰(陈湘勇 )
8. 闲吟往事韵三章(竹风)
9. 长思岁序路千程(喀秋莎 )
10. 遥思往事梦千回(惜缘)
11. 惊看浮世酒千觚(户向发)
12. 常思旧梦画三张(佳音 )
13. 半笺往事墨千行(磊硌)
14. 闲斟世味酒三杯(磊硌)
15. 深研永日墨三池(杨兰英)
16. 轻斟往事泪千行(沐浴)
17. 轻吟岁月酒三杯(燕子)
18. 轻拈岁月酒千巡(倚澜凭风)
19. 无关俗事竹千竿(文心 )
20. 闲思岁月绘千篇(心海)
21. 闲观过客影千重(海韵 )
22. 常吟归梦夜三更(沉默羔羊 )
23. 闲书逸趣字千行(刘景兴 )
24. 高吟明月雁双行(靳贵法)
25. 漫听逝水月孤轮(听雨 )

2025年7月22日
钟题:“津缘诗社”双钩格
1.惜缘
诗心养性依书社;
缘分修身聚古津。
2.惜缘
诗章得趣酬吟社;
津友忘尘结善缘。
3.喀秋莎
津邀逸兴归吟社;
缘结高朋赋好诗。
4.听雨
诗文意趣联兰社;
津水相承结墨缘。
5.喀秋莎
诗裁云叶酬吟社;
津绕兰舟和雅缘。
6.杨兰英
津聚八方通一社;
缘联四面汇千诗。
7.杨兰英
诗吟乐享联书社;
缘聚激扬唱古津。
8.仰望星空
津门月映骚人社;
诗苑花开墨客缘。
9户向发
津沽有兴参清社:
缘法无期奉小诗。
10.高海峰
诗吟盛世祈春社;
津聚诸贤惜梦缘。
11.仰望星空
津门大爱成吟社;
缘路春风学唱诗。
12.李丽
津沽雅韵词联社;
诗苑书香论语缘。
13.李丽
缘起趣同相入社;
诗魂乐仿品回津。
14.陈湘勇
诗史千年常结社;
津门四海续因缘。
15.马秀艳
津门良友欢吟社;
诗律高情惜有缘。
16.竹风
缘分情随欣入社;
津门韵逐乐敲诗。
17.靳贵法
诗心哪得芝兰社;
津韵原来网课缘。
18.讷言敏行
津门逸韵融莲社;
诗友清怀咏意缘。
19. 文心
津渡烟迷连客社;
缘溪月满寄乡诗。
20. 李永玲
诗路初逢因入社;
缘分偶起是来津。
21.李永玲
诗情品鉴芝兰社;
津味书彰韵律缘。
22.忆往昔
津门数载开群社;
缘分三年结律诗。
23. 优雅芳菲
津逢趣友吟兰社;
缘结知音赋竹诗。
24.刘景兴
津城雅立同心社;
诗趣勤书此世缘。
25.倚澜凭风
津沽雅韵兴吟社;
诗赋清声化善缘。
2025年7月23-25日
铁甲迎风啸,旌旗映日丹。雄师存浩气,将士秉忠肝。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请诗友们以歌咏保家卫国的军人为主题填写一首词作。题目自拟,限词牌《西江月》或者《破阵子》。每位诗友限投一到两首。
1.西江月•铁血军魂
文/仰望星空
战鼓纵横岭海,军旗指点云霄。金戈铁马砺霜刀。肝胆昆仑比傲。
北斗千秋朔漠,东风一代天骄。巡洋探月展英豪。守护万家灯好。
2.西江月•八一礼赞
文/杨兰英
横扫千军鏖战,荡卷万里翻澜。红旗插遍日升欢。屹立长城绿灿。
冷月风寒边戍,抗灾救险坚磐,国安民泰凯歌喧,烈胆忠魂甘献。
3.西江月•颂八一军魂
文/讷言敏行
八一军旗烈烈,铜墙铁壁迢迢。营间细柳隐雄骁。重器精兵靖暴。
许国精忠意笃,挑灯看剑情昭。金瓯待复路非遥。天下归心梦妙。
4.西江月•子弟兵赞
文/高海峰
豪爽忠贞情献,风流神圣心牵。熔炉烈火锻英贤。青史留名功建。
潜海飞天深远,保疆抢险争先。铜墙铁壁党挥坚。民乐平凡安愿。
5.西江月•帕米尔戍边
文/磊 硌
雪岭鹰愁风咽,冰河马怯云霄。孤峰哨卡立如潮,笑看寒星冷照。
枪杆肩挑日月,界碑铭刻岗标。青春化碧护金桃,碑柱永俢典耀。
6.西江月•军魂
文/优雅芳菲
晓踏荒原霜露,暮巡沧海烽烟。钢枪在手国家安。赤子丹心一片。
岂惧狂风骤雨,何辞酷暑严寒。青春热血献河山。换得九州欢宴。
7.西江月•咏赞边防兵
文/竹风
骑马声喧塞外,登山影动边陲。巡逻昼夜犬相随。临阵千钧扛起。
自是峥嵘浩气,尤怜飒爽英姿。长城内外景芳菲。功在苦心守卫。
8.西江月•颂军魂
文/忆往昔
驻守北疆雪岭,屯兵南境边防。壮军威御寇除强。洒热血催花放。
圆百年家国梦,平千代帝王殇。今朝望月起飞舱。我为中华歌唱。
9.西江月•第一面军旗
文/翟继东
刀斧铿锵声烈,星辰闪耀云霄。几多热血换真招。熠熠钢枪握好。
唤醒农工慷慨,赢来秋意妖娆。江山如画战旗飖。指点新征大道。
注:秋收起义中“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中央缝着一个金黄色的大五角星,五角星内绣着镰刀和斧头图案,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

10. 西江月•铁血军魂
文/文心
号角撕开长夜,钢枪刺破寒霜。沙场点将战旗扬。铁血丹心滚烫。
雪域巡边魂铸,海疆列阵威强。山河为誓守苍茫。寸土不容轻让。
11.西江月•戍边军人礼赞
文/倚澜凭风
铁甲横吞朔气,旌旗漫卷晴川。戍楼星夜枕戈寒。万里关河静看。
未惜风霜刻面,甘将热血熔鞍。寸心长系国门安。赤胆千秋盛赞。
12.西江月•人民子弟兵
文/陈湘勇
守护万家灯火,巡防千里河山。风霜苦砺志弥坚。不负丹心一片。
直面洪涛险壑,挺身浪涌深渊。旌旗猎猎映云天。写就平安答卷。
13.西江月•军魂
文/刘景兴
心有青山秀色,胸怀大海狂涛。精研今古气凌霄。武略文韬绝妙。
朋友光临摆酒,敌人造访餐刀。初心不忘运筹高。家国安宁静好。
14.西江月•军功
文/沐浴
铁壁铜墙金固,血魂铸就钢强。披军袍两代荣光。家国情怀理想。
铠甲驰程疆域,神鹰台海翱翔。东方雄鸷世无双。矗立长城敬仰。
15.西江月•女兵赞
文/李丽
飒爽英姿焕发,姣容丽影轻盈。寻疆跃马护家宁。巾帼才雄刚硬。
踏雪登山首胜,飞天探海先行。青春热血赈灾情。诠释军魂强盛。
16..破阵子•咏人民子弟兵
文/马秀艳
铁马冰河踏破,钢枪日夜扛肩。万里边陲磨利剑,一片丹心照玉关。旌旗红似燃。
抢险何辞水火,出征岂惧艰难。但使戎装身上在,不许山河寸土残。青春铸界藩。
17.破阵子•忆不戴领章帽徽的兵团战士
文/喀秋莎
朔雪埋靴三尺,风砂裂面千重。未缀领章藏赤胆,不戴军徽守界烽。荒原落照红。
镐掘冻泥开壤,枪依帐外凝锋。十万青春填瀚海,一代丹心照碧空。无名亦杰雄。
18.破阵子•八一建军节有贺
文/惜缘
午夜南昌起义,旌旗华夏长红。无畏征程多险阻,何惧沙场战寇戎。忠肝将士同。
喜见犁波航母,更欣北斗奇功。百岁沧桑多变幻,热血奔腾傲碧空。国防沐惠风。
19.破阵子•阅兵观感
文/李丽
钢铁洪流铸就,身姿矫健齐归。卫士忠诚多壮丽,铁血丹心筑国威。巡洋航母随。
威武之师惊世,和平之盾腾飞。科技强军成大任,海陆空兵彩翼挥。中华梦永辉。
20.破阵子•军魂
文/刘景兴
狮醒东方沃土,龙腾西太苍穹。百载风云磨志勇,千卷兵书励气雄。威名震远空。
入海能擒巨兽,飞天可斩神虫。亮剑怀柔南亚虎,出炮来安北极熊。运筹帷幄中。

出句:细品流年茶一盏(惜缘)
对句:惊看浮世酒千觚(户向发)
对句:漫听逝水月孤轮(听雨)
“流年”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用词,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算命的卦象学中的专用语。二是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词汇。
仔细揣摩惜缘老师的上联,我们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斟上一杯茶,一边品茶一边慢慢回忆过往的岁月,多少往事如一幅幅画卷、一幕幕影片在脑海中浮现。
如何配上较为精彩的下联呢?文友们,一般的都会用“岁月”来对“流年”,或用“往事、昔日”等类似词汇来相对。而这就有落入“合掌”陷阱之嫌。
户向发老师的“惊看浮世酒千觚”,词面对仗很工整,意韵也具有特色。浮世原是一个佛教用语,指浮尘俗世。其引申意为人间繁华、放荡、虚空之生活状态。“酒千觚”与浮世联系起来,是描述这些人穷奢豪饮、醉生梦死的状态。
听雨老师的“ 漫听逝水月孤轮”,则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一个经历过荣华与坎坷、看淡了喜怒悲欢、心静如水的人,在一轮明月的陪伴下,久久地凝望着川流不息的江水。此刻,他的脑海是空空如也呢?还是思绪已经飞向了远方?
赏评:扈建新,网名,星河船夫。
钟题:“津缘诗社”双钩格
优雅芳菲
津逢趣友吟兰社;
缘结知音赋竹诗。
这副诗钟围绕“津缘诗社”展开,且巧妙运用双钩格(将“津缘诗社”四字分嵌于上下联首尾),颇具巧思,具体赏析如下:
从格律与结构看:上下联对仗工整,“津逢”对“缘结”、“趣友”对“知音”、“吟兰社”对“赋竹诗”,词性相对,节奏协调,符合传统对联的格律要求。
双钩格的运用自然不生硬,“津”“社”分置上联首尾,“缘”“诗”分置下联首尾,既点出“津缘诗社”的主题,又让嵌字成为联句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意境与内涵看:上联“津逢趣友吟兰社”,“津”点明相遇之地,“趣友”凸显诗社成员志同道合,“吟兰”以“兰”的清雅象征诗社的文人气息与创作格调,展现了在诗社中与同好相聚吟咏的乐趣。
下联“缘结知音赋竹诗”,“缘”强调相聚的缘分,“知音”呼应“趣友”,体现诗社成员间的默契与共鸣,“赋竹”以“竹”的坚韧高洁呼应“兰”,进一步升华了诗社的文化品位与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既紧扣“津缘诗社”的主题,又通过精巧的格律和雅致的意象,传递出诗社中以诗会友、因缘相聚的美好氛围,兼具形式美与内涵美。
赏评:武瑞娥,网名,文心。

破阵子•军魂
文/刘景兴
狮醒东方沃土,龙腾西太苍穹。百载风云磨志勇,千卷兵书励气雄。威名震远空。
入海能擒巨兽,飞天可斩神虫。亮剑怀柔南亚虎,出炮来安北极熊。运筹帷幄中。
这首《破阵子•军魂》以豪迈笔调勾勒军队风骨,尽显大国强军气象。
上阕开篇“狮醒东方沃土,龙腾西太苍穹”,以“狮”“龙”为喻,既呼应民族文化中象征力量与祥瑞的意象,又暗指中国军队在陆地与海洋的崛起——“东方沃土”锚定本土,“西太苍穹”拓展至远洋,视野从近及远,凸显军队守护范围的阔大。“百载风云磨志勇,千卷兵书励气雄”,则将历史纵深融入其中:百年沧桑淬炼出军人的意志与勇气,历代兵学智慧涵养着军队的气势与雄浑,最终凝练成“威名震远空”的声威,让军魂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下阕聚焦实战能力,“入海能擒巨兽,飞天可斩神虫”,以夸张手法涵盖海军、空军的作战效能,“巨兽”“神虫”暗指水下、空中的潜在威胁,通俗却有力地展现军队全域作战的硬实力。“亮剑怀柔南亚虎,出炮来安北极熊”,则将视角转向国际博弈,“亮剑”与“怀柔”、“出炮”与“来安”形成张力,既显捍卫主权的强硬,又含运筹帷幄的智慧,最终以“运筹帷幄中”收束,点出军队强大背后的战略定力。
全词气势贯通,以具象化的比喻替代抽象歌颂,精准抓住“军魂”的核心——既有历史积淀的厚重,又有实战能力的强悍,更有战略智慧的从容,读来令人振奋。
赏评:郝清文,网名,龙文。
西江月•军魂
文/优雅芳菲
晓踏荒原霜露,暮巡沧海烽烟。钢枪在手国家安。赤子丹心一片。
岂惧狂风骤雨,何辞酷暑严寒。青春热血献河山。换得九州欢宴。
这首《西江月•军魂》以凝练而有力的笔触,生动勾勒出军人的奉献形象,字里行间满溢对军魂的崇敬,赏评如下:
上阕:勾勒日常,尽显担当。“晓踏荒原霜露,暮巡沧海烽烟”:开篇以时间(晓至暮)和空间(荒原到沧海)的跨度,描绘军人日常执勤的场景。“霜露”“烽烟”既点明环境的艰苦与潜在的危险,又暗合军人时刻待命的紧张状态,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他们不辞辛劳的身影。
“钢枪在手国家安。赤子丹心一片”:前句直抒胸臆,将“钢枪”与“国家安”紧密相连,凸显军人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后句以“赤子丹心”升华情感,展现他们褪去军装后,对国家和人民纯粹而炽热的忠诚,刚柔并济,让形象更显丰满。
下阕:直抒胸臆,升华精神。“岂惧狂风骤雨,何辞酷暑严寒”:以反问语气强化情感,“狂风骤雨”“酷暑严寒”既是自然环境的写实,也暗喻军人可能面临的艰难险阻,而“岂惧”“何辞”四字,尽显他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毅品格。
“青春热血献河山。换得九州欢宴”:前句点明军人的付出——以“青春热血”奉献“河山”,直白而有力量;后句落笔于奉献的意义——“换得九州欢宴”,将个人牺牲与家国安宁、人民幸福相联系,格局宏大,情感真挚,让“军魂”的内涵得到极致体现。
整首词语言质朴凝练,无华丽辞藻却字字千钧,通过场景刻画与情感抒发的结合,既展现了军人的日常与担当,又升华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军魂”二字跃然纸上,极具感染力。
赏评:武瑞娥,网名,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