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shǔ)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yǔ)?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yǒu)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惸(qióng)惸,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shēng)。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hé)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jí)。维号斯言,有伦有脊(jǐ)。哀今之人,胡为虺(huǐ)蜴(yì)?
瞻彼阪(bǎn)田,有菀(wǎn)其特。天之杌(wù)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jié)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zài),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qiāng)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yún)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zhāo)。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yáo)。洽(qià)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慇(yīn)慇。
佌(cǐ)佌彼有屋,蔌(sù)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zhuó)。哿(gě)矣富人,哀此惸(qióng)独。
释译: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shǔ)忧以痒。(正(zhēng)月:正阳之月,夏历四月。繁:多。讹(é)言:谣言。孔:很。将:将要。一说,大。京京:广大貌,此指忧愁深长。癙(shǔ):忧郁病,引申为幽闷。一说,瘘疮。痒:病。)阳春四月降下浓霜,这反常的天气让我不禁忧伤起来。民间的种种谣言又要因此大肆流行了。一想到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忧愁便好像增加了许多。可怜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都要忧伤成病了。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yǔ)?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yǒu)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俾:使。瘉:病,指灾祸、患难。莠:一种有害于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引申为丑恶、污浊。愈愈:益甚之意。)父母生下我,为什么让我遭此不幸呢?也不早,也不晚,偏偏赶上这么个倒霉时代。我周围的那些小人,一会儿说着甜言蜜语的好话,一会儿说着丑恶污浊的坏话,真是让人受不了。我的心越来越忧伤难过了,甚至有种被侮辱的感觉。
忧心惸(qióng)惸,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惸(qióng)惸:通“茕茕”,忧愁的样子。禄:官吏的薪俸。一说,福气。辜:罪。乌:乌鸦。《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引《尚书言传》:“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勉)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可见,乌鸦是一种吉兆。爰(yuán):于此。止:栖止。)我如此忧伤,还有薪俸断供方面的原因。一个人无辜受过,连家人、仆从都要受连累。可怜我这个人,上哪再去找一份工作,获得薪水呢?正在此时,我看见一只乌鸦飞到屋顶上。那是谁家的房子呀?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shēng)。有皇上帝,伊谁云憎?(侯:维,发语词。薪:粗一些的柴枝。蒸:细一些的柴枝。《笺》云:“林中大木之处,而维有薪蒸尔。喻朝廷宜有贤者,而但聚小人。”殆:危险。梦梦:马瑞辰《通释》:“昏乱之貌,言天意不可知也。”有皇:光明伟大。《诗集传》:“上帝,天之神也。程子曰:‘以其形体谓之天,以其主宰谓之帝。’”)看那森林里,多的是或大或小的薪柴。民众正处于危难之中,仰望苍穹,我也是倍感迷芒、无所适从。既然物物相克自有定数,那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扭转乾坤呢。光明伟大的上帝啊,你到底憎恨哪些人呢?
谓山盖(hé)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盖(hé):通“盍”,何。卑:地势低。冈:山脊。陵:大土山。惩:责罚,处罚,制止。讯:问。具:通“俱”,都。圣:通达事理。)“山原本是低的,却不知怎的,忽然变成高高的山岗和丘陵了。”老百姓中流传的这些谣言,难道就没有人出来制止吗?我做了一个梦,想请几位老朋友占卜一下。他们都说我通达事理,至于落在屋顶上的那只乌鸦,谁知道是雌还是雄呢?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jí)。维号斯言,有伦有脊(jǐ)。哀今之人,胡为虺(huǐ)蜴(yì)?(局:通“跼”,弯曲。蹐(jí):走小碎步,即后脚脚尖紧贴着前脚脚跟。成语有“蹐地跼天”,喻拘束、不敢放纵。伦、脊:道理。《毛传》:“伦,道;脊,理也。”虺(huǐ)蜴(yì):毒蛇与蜥蜴,古人把无毒的蜥蜴也视为毒虫。)天本来是很高的,你却不敢不弯着腰走路,好像怕碰着脑袋似的;地本来是很厚的,你却不敢不踮起脚尖走路,好像怕陷进去似的。人们咋呼的这些话,仔细想想倒也有几分道理。可怜当今的人们,怎么都变成像毒蛇、蜥蜴一类的东西了?
瞻彼阪(bǎn)田,有菀(wǎn)其特。天之杌(wù)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阪(bǎn)田:山坡上的田。菀:茂盛。特:此处指孤高超群的苗。扤(wù):动摇,摧折。克:战胜。则: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就”、“便”、“那么”。一说,语尾助词,通“哉”。执:执持,得到。仇(qiú)仇:怠慢。力:用力。《笺》云:“王既得我,执留我,其礼待我謷(áo)謷然,亦不问我在位之功力。言其有贪贤之名,无用贤之实。”)看那山坡上的田地里,生长着孤傲不群的茂盛的禾苗。上天想要摧折我,却不能使我屈服。他们请我出来为官,甚至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样子。等我真正出来,他们又像对待仇人似的怠慢我、诋毁我,不给我施展才能的机会。
心之忧矣,如或结(jié)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或:有什么(事或人)。结:纠结缠绕,形容内心痛苦无法化解。正:通“政”。历:暴虐。燎:放火焚烧草木。扬:盛。宁:岂,难道。赫赫:兴盛貌。宗周:西周王都镐京。褒姒(sì):周幽王的宠妃。褒,国名。姒,姓。)我的心中充满忧愁,感觉就像网了个疙瘩一样。看现在的政风,怎么变得如此暴虐了?这好像即将毁灭山林的熊熊燃烧的野火,难道就没有人扑灭它吗?赫赫威名的宗周镐京啊,看来要毁在一个名叫褒姒的女人手里了!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zài),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qiāng)伯助予!(终:既。怀:忧伤。窘:窘迫。辅:车轮外的两根直木,用以增强车辐的承载力。前一个“载”:动词词头。后一个“载”:所载的货物。输:毁坏、败坏。一说,堕落。将:请。伯:排行大的人,等于说老大哥。)我处境窘迫、忧虑不已,就像这阴雨连绵的坏天气一样。车子装载了货物,却要撤掉支撑车轮的辅木,这不是自取灾祸吗?眼看车子就要颠覆了,请哪位老大哥帮帮我吧!
无弃尔辅,员(yún)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员(yún):加固。毛传:“益也。”仆:通“轐”,也叫伏兔,附在车轴上固定车轴的东西。一说,车夫。逾:越过,超越。曾:竟。不意:不留意。)不要撤掉支撑车轮的辅木,它可以让辐条更加牢固。多检查检查车厢下面固定车轴的伏兔,不要让车子颠覆。再大的困难、危险也能挺过去,之后便是意想不到的轻松。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zhāo)。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炤(zhāo):通“昭”,明显,显著。惨惨:忧愁不安。《笺》云:“以喻时贤者在朝廷,道不行无所乐,退而穷处,又无所止也。”)鱼在沼泽之中也不一定是快乐的。因为,无论是潜在水中还是浮在水面,都可能成为明显的猎捕目标。我一想到国家政风如此暴虐,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yáo)。洽(qià)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慇(yīn)慇。(洽:融洽、和谐。《诗集传》:“洽比,皆合也。”云:通“友”,亲近、和乐。慇(yīn)慇:忧伤的样子。)再看看那些整日享受美酒佳肴的人。与其比邻而居的,多是有着姻亲、裙带关系的一伙人。想我自己多么孤独无助啊,心中的忧愁愈加浓烈了。
佌(cǐ)佌彼有屋,蔌(sù)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zhuó)。哿(gě)矣富人,哀此惸(qióng)独。(佌(cǐ)佌:相次貌。一说,琐碎,细小。蔌(sù)蔌:纷纷落下的样子。一说,简陋的样子。谷:粮食,引申为俸禄。天夭:似“天天”。一作“夭夭”,受迫害貌。椓(zhuó):打击,残害。哿( gě):嘉好。惸(qióng):本意为无兄弟,引申为孤独无依。)他们住着鳞次栉比的大房子,粮囤中哗哗的粮食多得吃不清。有的人却被停薪俸,天天遭受打击迫害。富人们的生活太好了,悲哀的是我这种孤独无依的人啊。
赏析:
这是哀叹怀才不遇,抨击黑暗社会现实的一首乐歌。《毛诗序》:“《正月》,大夫刺幽王也。”
诗人以“正月繁霜”起兴,由反常的天气联想到内心的忧伤,同时预感到谣言的兴起。接下来写忧伤的原因,进而交代自己的性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第二章写生不逢时。这是一个人忧伤到极点时,所表现出的非常消极的心态。从中我们可以洞察其忧伤的原因:所处的环境不好,周围有太多的奸佞小人。这与《邶风•柏舟》中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如出一辙。
第三章继续写忧伤的原因,他的薪俸被停发了。这种近于毁灭性的打击,对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但诗人自己生活无着,还连累到家人和仆从,很可能到最后都离他而去了。他开始为找工作发愁,挣扎在生死线上。所以,当他看到飞落屋顶的乌鸦时,会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是不是意味着命运有所转机?
第四章是诗人对自己的审视,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树林中有大大小小的薪柴,那自己在社会上是一个怎样的材料呢?他感到处境艰难、前途渺茫。无奈之余,只好仰天长叹,希望上天惩罚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第五章写的是谣言。谣言的特点是无中生有、荒诞不经,就像诗中所说的“谓山盖卑,为冈为陵”一样。诗人厌恶谣言,但又不能摆脱谣言的束缚,因为他本人也生活在由谣言编织的美丽迷梦中,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只乌鸦。为了这只乌鸦,他甚至找来几位精通占梦的老朋友,好好地占问了一番。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吉兆确定无疑,忧的是那只乌鸦不能判断雌雄,到底怎样还不好说。
第六章写的是社会上流行的另一谣言,即“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仔细分析起来,这些谣言也并非空穴来风,和现实生活存在着某种联系。于是,诗人开始为民众的恶劣生活处境担忧。
第七章还是诗人对自己的审视。他觉得自己就像孤傲不群的禾苗,虽然长得茂盛,但难以摆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命运。然而,他并未向命运低头,而是保持一种内在的坚强的力量。接着,他介绍自己的仕途经历:当初也是被人请来当官的,真正从政后,却又不被重视。
第八章写的是政风。怀才不遇令人痛苦,究其原因是不良政风造成的。诗人将这种政风比作熊熊燃烧的野火,将大周的江山社稷比作森林,随时有被吞噬、灭亡的危险。诗人的洞察力非常敏锐,正是以褒姒为首的一伙人在阴谋颠覆大周江山。
第九章以满载货物的车子作比喻,有人想拆掉车轮上的辅木,故意让其颠覆。见此情况,诗人内心非常焦急,他在为大周江山的安全担忧,为民众的福祉担忧。此时,他希望有一位超能的“哲人”出现,帮自己挽回局面。
第十章写的是哪位虚拟的“哲人”声音。告诉他不要放弃,要坚定信心、勇敢向前。
第十一章继续写诗人的困境。一个有才能的人,不论是隐居乡野,还是出来从政,都可能成为别人嫉妒、陷害的目标,就像那沼泽中的鱼一样。这正是诗人“忧心惨惨”的地方。
第十二章重又回到残酷现实。诗人看到别人家美酒佳肴的富足生活,进而联想到比邻而居的那些人,实在没有好人出头的日子。这时,诗人的忧伤更加浓烈了。
第十三章还是拿富人和自己作对比。别人吃住不愁,自己却失去生活来源,还要遭受精神上的折磨,简直冰火两重天啊!诗人对自己孤独无助的现状更感悲哀了。
这首诗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比喻的运用。特别是“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其车既载,乃弃尔辅”、“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等语,分别从薪柴、禾苗、车子、鱼联想到自己,既形象又生动。
孔子对这首诗有很高的评价,他说:“彼不达之君子,岂不殆哉!从上依世则道废,违上离俗则身危。时不兴善,己独由之,则曰非妖即妄也。故贤也既不遇天,恐不终其命焉。桀杀龙逢(páng),纣杀比干,皆是类也。《诗》曰:‘谓天盖高,不敢不居。谓地盖厚,不敢不蹐。’此言上下谓罪,无所自容也。”
出自这首诗的成语:天高地厚、“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蹐地局天、局促不安、跼高蹐厚、将伯之助、乌之雌雄、忧心京京、忧心殷殷
讲师简介
董杰,男,195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河间一中校长助理副书记,河间二中书记校长,河间教育局副局长,河间市人大常委,中国教育督导学会会员。现任河间诗经诗社社长,河间诗经高级中学副校长、河间婚姻家庭协会书记会长,沧州国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沧州市教育局研学实践工作顾问,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讲师简介
韩爱华,1969年生,毕业于河北大学,现为河间市行政审批局职工。热爱文学和写作,发表过多篇散文和小说。近几年来,对《诗经》产生浓厚兴趣,乐此不疲。愿以我们平白的解读,带您走进至善至美的《诗经》殿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播简介
点点,內蒙古通辽市的一名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在三尺讲台上工作了四十年。退休以后,用朗诵,唱歌,读书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我诵读,我歌唱,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