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作者:一介布衣 - 上海
人这一生,总绕不开和人打交道。
可越活越发现,很多人走散了,并不是做了什么大事,而往往就栽在一句话上。
有时候,话多了,反而让人心生芥蒂。
懂分寸的人,从不把话说尽。
———说在前面

1
知人不必言尽,是分寸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意思是,真正稳固的关系,就像白开水一样,看似无味,却最解渴、最持久。
反而是那些甜的发腻的交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知人而不言尽,看似冷淡,实则是克制。
说话留几分余地,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关系的一种保护。
有些人总觉得,朋友就该无话不谈,越真心越要把对方看个通透。
可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小秘密,留给自己,才觉得安全。
你说的太透,揭的太深,只会让对方觉得难堪。

2
言尽,则无友
现实里,多少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有时候不是因为利益,不是因为矛盾,就是因为有句话戳的太直,让人没了台阶。
看透不说透,才是最大的善意。
有时候,嘴上留情,关系才能留得住。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念之差,一句话,就能让一段交情暖起来,也能让一段情分冷到冰点。
懂得留口德,是一个人情商最高处。

3
真正的朋友,不在于“说尽”,而在于“懂得”
有的人,天天聊天,什么都聊,
可真遇到事了,就转身各走各的。
也有的人,不常联系,见面寥寥几句,
却在关键时刻,为你挺身而出。
人与人之间,最稳固的关系,从来不是天天粘在一起,而是心里有分寸,嘴上有把门。
有些话,点到为止;
有些事,一笑而过;
有些秘密,留给自己,也是给别人留面子。

4
说话留三分,是对人心最大的体谅
有句话说得好:
“人情世故练达处,不过是说话有分寸。”
谁都喜欢口无遮拦,畅所欲言,可越是这样,越容易无意伤人。
成年人的稳重,不是会说,而是会收。
有些人,说话锋利,得理不饶人,
短期看,赢了面子,长远看,却输了关系。
把话留三分,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5
给秘密设一道“防火墙”
听到他人的隐私或软肋时,默默划过一条线:这件事到此为止。
不传播、不评价,甚至在对方尴尬时主动转移话题,守口如瓶,对人永远有责任感。
写在最后的话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说话留白,是分寸,也是修养。
朋友间的最好状态,
不是知无不言,而是心照不宣,
话说七分,还有三分藏心里。
2025年7月16日

作者简介:
施增豹~上海:网名,一介布衣。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曾应聘在上海师范大学教书。
企业员工,已退休,现居上海市。
平时喜欢阅读写作,偶尔发表一些拙作。
中国雨巷文学社上海代表处主任、上海分社社长。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李君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7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