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闯关东看山东人
(编辑苏海军,通讯员范存宝)
“山东人一过了山海关,有一只感觉,那就叫闯关东”,这句诙谐的话语背后,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山东人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那战乱频仍、灾害肆虐的年代,山东大地一片疮痍。地少人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百姓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苦苦挣扎,难以维持生计。黄河水患频发,决堤改道,淹没了无数村庄和农田,让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再加上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百姓们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生活陷入了绝境。
为了生存,为了给家人和自己一个活下去的机会,无数山东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闯关东的征程。他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扶老携幼,一步一步朝着山海关以东的方向走去。一路上,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有的人在途中饿死、病死,有的人被野兽袭击,还有的人遭遇土匪抢劫,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住山东人前进的脚步。他们心中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勇气,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东北地区。
到了东北,等待他们的也并非是一片坦途。这里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但山东人没有退缩,他们以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始在这片黑土地上辛勤耕耘。他们开垦荒地,种植庄稼,建立家园,逐渐在东北扎下了根。他们与当地的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共同开发建设东北,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闯关东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山东人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和漫长而艰辛的迁徙之路,山东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始终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其次是勇于开拓的精神。离开熟悉的家乡,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山东人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迈出这一步,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在东北这片土地上,不断尝试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者是重情重义的性格。在闯关东的过程中,山东人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群体。他们在异乡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够得到同乡的帮助和支持。这种浓浓的乡情和义气,不仅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温暖,也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还有勤劳朴实的品质。山东人以勤劳著称,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在东北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用汗水换来了丰收的果实。他们朴实无华,待人真诚,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闯关东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了山东人的精神符号,深深地烙印在山东人的血脉之中。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山东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去拼搏,去奋斗,永不放弃。在新时代,山东人依然传承着这种精神,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活力。无论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文化传承,山东人都在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