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童趣追忆
湖北/简亦景
一群淘气一窝疯,打闹欢嬉乱草丛。
赤脚持竿雏鸟落,娇娃舞袖晚霞红。
竞追彩蝶穿花径,争逐朱鸢戏柳弓。
忽见蜻蜓立荷角,笑声惊起一池风。
2025年7月18日于孝感奥林匹克中心
七绝·竹窗斜月照清宵
(平水韵)
湖北/简亦景
红尘陌上客途遥,荷影波心鹭语娇。
兰苑横箫谁解意?竹窗斜月照清宵。
2025年7月17日于孝感
童真与清思的双境吟哦——评简亦景两首诗词
简亦景的《七律·童趣追忆》与《七绝·竹窗斜月照清宵》,一写童年欢趣,一抒客途清思,风格虽异却各有韵味,在光影声色的勾勒中,展现出不同生命情境的动人质感。
七律·童趣追忆:鲜活灵动的童年画卷
这首七律以“淘气”“疯闹”起笔,开篇便定下活泼热烈的基调。“一群淘气一窝疯,打闹欢嬉乱草丛”,寥寥十四字,将孩童无拘无束的天性与野外嬉戏的场景鲜活铺展,“乱草丛”的意象既点明环境,又暗合孩童“疯闹”的无序与自由。
诗中多组动态画面尤为精妙:“赤脚持竿雏鸟落”,以“赤脚”“持竿”的细节刻绘稚态,“雏鸟落”的意外收获藏着童真的惊喜;“娇娃舞袖晚霞红”,将孩童的灵动与晚霞的绚烂相融,色彩明丽如画卷;“竞追彩蝶穿花径,争逐朱鸢戏柳弓”,“竞追”“争逐”的动作叠印,“花径”“柳弓”的意象点缀,让追逐嬉戏的场景充满生机与诗意。
而结尾“忽见蜻蜓立荷角,笑声惊起一池风”堪称神来之笔,“蜻蜓立荷角”本是静谧之景,却被孩童的笑声打破,“惊起一池风”以动衬静,既写出声音的穿透力,又暗合“风过荷动”的画面美感,将童年的欢畅定格在充满活力的瞬间。全诗语言明快如童谣,对仗工整却不见雕琢,二十八个字将童真、童趣、童景熔于一炉,读来如临其境,满是温暖的怀旧感。
七绝·竹窗斜月照清宵:清幽淡远的客途闲思
若说《童趣追忆》是浓墨重彩的油画,这首七绝便是素雅的水墨画。开篇“红尘陌上客途遥”,以“红尘”“陌上”“客途遥”勾勒出漂泊的背景,淡淡离愁隐于其中;“荷影波心鹭语娇”转而写景,荷影摇曳、鹭语轻啼,以自然的清幽柔化客途的孤寂,“娇”字赋予鹭语灵动之感,画面顿生暖意。
后两句由景入情,“兰苑横箫谁解意”,月下吹箫的意象自带清冷与怅惘,“谁解意”的叩问藏着无人共鸣的轻叹;而“竹窗斜月照清宵”以景结情,竹窗、斜月、清宵,三个意象构成静谧清幽的夜境,月光洒落间,所有的客愁与怅惘都融入这清寂的夜色中,余韵悠长。
全诗遵循平水韵,格律严谨,语言清丽脱俗,“荷影”“鹭语”“兰苑”“竹窗”等意象的选择,营造出雅致清幽的意境,将客途的孤寂与对宁静的向往,藏于月光箫声之中,读来余味袅袅。
两诗一热一冷,一闹一静,《童趣追忆》以鲜活的动态场景复刻童年的热烈与纯真,《竹窗斜月照清宵》以清幽的静态意境传递客途的清思与怅惘,均在精准的意象捕捉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中,展现出作者对生活场景的敏锐感知与古典诗词的娴熟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