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 6 月,郑怡代表南平市公安局参加全省首届警察 PPC 射击比赛。面对新挑战,她深入研究比赛规程,克服诸多困难,带领队伍夺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她还将多年积累的训练、比赛经验传授给新队员和教练,为闽北公安射击训练注入新活力,获南平市公安局嘉奖。
四、 信访岗位的坚守
2004 年,郑怡担任建瓯市公安局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细心和强烈的责任心。面对群众带着期盼与焦虑而来的诉求,她总是俯下身子,认真倾听每一个细节,用耐心去解答每一个疑问,用真诚和热情去化解每一个矛盾。她心里清楚,每一件信访案件背后,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因此必须全力以赴,丝毫不能懈怠。
在郑怡接手信访工作之前,建瓯市公安局的信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信访总量长期居高不下,位列全省前十,这不仅是对公安工作的严峻考验,更是群众心中的一块心病。然而,在郑怡的不懈努力下,这一切开始发生改变。她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中间,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棘手的信访案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她常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研究案情,寻找最佳解决方案;面对一些情绪激动的上访群众,她耐心接待,总是用温和的话语安抚他们的情绪,用专业的知识为他们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她的努力下,建瓯市公安局的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信访总量逐渐下降,终于甩掉了全省信访总量前十名的落后帽子,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的华丽转身。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郑怡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名公安民警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从而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一座坚实的信任丰碑。2005 年,信访工作被省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大接访”先进集体。这一荣誉,是对郑怡和她的同事们工作的最好认可。2006 年、2007 年、2008 年,公安信访总量逐年稳步下降,并为公安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
郑怡用她的智慧和汗水,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9 年,由于工作出色,她被公安部抽调到北京协助公安部信访工作,负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信访问题。她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超强的接待能力,得到了公安部信访办领导及各省驻京同志们的一致好评,被公安部通令福建省厅、南平公安局给予嘉奖。

五、心理咨询:新的征程
在公安看守所工作期间,郑怡接触了许多在押人员,他们中很多人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心理疏导,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面对他们扭曲的心灵和对未来的迷茫,郑怡深感痛心。她意识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她的职责不仅仅是执法,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重塑心灵,回归社会。而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于是,郑怡决定学习心理咨询。通过系统的学习,她了解到心理咨询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理解自我,解决内心的困惑和冲突。在学习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当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同理心,这些能力能够帮助她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她也认识到,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因为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是独特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法。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郑怡遭遇了重重困难。她每天都要完成繁重的日常工作,只能挤出有限的业余时间来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时,她感到身心俱疲,压力如影随形,但她从没有想过要放弃。她深知,学习心理咨询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我提升,更是为了能为那些迷失方向的心灵提供帮助和支持。每当她看到自己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他人走出阴霾时,内心涌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2010 年 10 月,郑怡正全身心地冲刺心理咨询师考试,然而,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她所有的计划——单位组织的体检结果显示,她的右肝出现了阴影占位,需要尽快进行确诊和治疗。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郑怡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的学习和考试准备。在福州住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期间,病床上的她依然手不释卷,坚持学习。即使后来转院到上海接受更为复杂的住院和手术治疗,她也未曾中断学习。
2011 年 1 月 18 日,在郑怡接受手术治疗的艰难时期,各级公安领导、同事以及上海商会的朋友、曾经的战友纷纷前来探望,他们的关心和鼓励让她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支持。这不仅增强了她战胜病魔的决心,也让她更加坚定了重返岗位继续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即便是在术后需要静心休养的日子里,郑怡依然没有放下学习和提升自己。
终于,在 2011 年 11 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郑怡成功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这一刻,她的坚持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她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六、温暖的公益梦
2012 年,郑怡在自己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更多有意义的贡献。当时,建瓯市正面临着一些毒品问题的困扰,这一社会问题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郑怡决定以禁毒宣传为突破口,开始召集并组织心理志愿者队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终于在 2012 年 6 月 18 日,在建瓯市委文明办、建瓯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郑怡和她的团队在建瓯中学成功举办了首场《抵制毒品,参与禁毒》千人签名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禁毒的决心在每个人的签名中得以体现。此次活动的盛况被《福建日报》详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禁毒工作的广泛关注。
在郑怡的积极牵头和努力下,福建省南平市心理援助禁毒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这一举措得到了《人民日报》和公安部网站的报道和肯定。
她组建了闽北地区第一支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并成立了南平市首个心理援助服务中心。首批加入的 18 位志愿者,均具备国家级心理咨询资格,这标志着心理援助志愿者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开始向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为建设健康建瓯、幸福人民的城市目标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郑怡和她的团队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禁毒日、精神卫生日等重要节点,无偿为市民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等志愿服务。他们精心策划并组织了 “百米长卷万人签名” 活动,近百场禁毒宣传活动在广场、校园、社区和家庭中陆续开展,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还增强了禁毒的自觉性。
在开展个案帮扶的过程中,郑怡获取了重要线索。这些线索为警方破获涉毒案件提供了关键作用,为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郑怡的禁毒公益之路虽然充满艰辛和挑战,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爱心和专业精神为那些深陷毒品泥潭的人们点亮希望之光,也为建设一个无毒、健康的社会环境不懈努力。她的行动不仅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禁毒公益事业中来,共同编织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未来。
郑怡凭借在禁毒公益领域的卓越成就,荣获诸多殊荣。2015 年,南平市授予她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6 年,她被推选为福建省优秀巾帼志愿者;2017 年,省妇联授予她福建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8 年,她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优秀校外辅导员。这些荣誉称号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