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我记忆中的“复晚”与大地同频的脉搏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七月的骄阳,是悬在头顶的熔炉,无情地煅烧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广袤农村。一年中最焦灼的战役——“双抢”,便在这样炼狱般的酷热中轰然拉开序幕。“不插五一秧”“不插八一秧”,这绝非简单的农谚,而是勒进农民骨血里的两道铁律,是悬于头顶、催逼着与时间赛跑的紧箍咒。短暂的“复晚”时光,是汗水与时间角力的修罗场。
天光尚未刺破鱼肚白,生产队那口老钟便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当当当”地撞碎了黎明的薄纱。田埂上,人影幢幢。男人们肩扛着沉重的打谷桶,黝黑的肌腱在微光下绷紧;女人们则一手紧攥着青翠欲滴的秧把,一手提着简陋却顺手的农具,步履匆匆,奔向那片被露水打湿的战场。裤脚瞬间被田埂的湿气濡透,冰凉的触感转瞬即逝,无人顾暇。眼前,成熟的早稻铺展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在熹微的晨风中涌动着沉甸甸的波浪。农人们心知肚明:必须抢在日头彻底露出獠牙、将大地炙烤成铁板之前,将这些凝结着汗水的金黄颗粒,颗粒归仓。
“咚!咚!咚!”沉重的打谷桶被夯实在泥水里,沉闷的撞击声仿佛是大地不堪重负的叹息。镰刀挥舞,锋刃割裂稻秆的脆响此起彼伏。飞扬的稻屑如同细小的金针,不时刺过汗涔涔的脸颊,生疼。汗水混合着尘土,肆意流淌,滑入眼角,带来一阵辛辣的刺痛,模糊了视线,可手中的镰刀却一刻也不敢停歇。无形的“五一秧”之限,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早稻收割的迟滞,便是晚稻抢插的灾难,更是悬于一整年收成之上的阴云。
日头攀至中天,暑气凝滞,仿佛空气本身都在燃烧。田间的水被晒得滚烫,赤脚踏入的瞬间,能明显感觉到脚底传来的钻心灼痛。更恼人的是那些贪婪的蚂蝗,悄无声息地吸附在腿上,贪婪地吮吸着鲜血,可即便如此,女人们依然弯着腰专注地插秧,她们的腰就像拉满的弓,脊背上的粗布衣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凝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如同苦难颁发的勋章。男人们则在另一头奋力割稻,草帽下是酱紫色的脸庞,豆大的汗珠沿着脖颈滚落,滴在滚烫的稻穗上,发出轻微的“滋啦”声,瞬间便被高温蒸发殆尽。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被抬到田埂阴凉处的人,灌下几瓢清凉的井水,待胸口那阵憋闷稍稍缓解,又咬着牙,拖着灌铅般的双腿,一头扎回那金色的炼狱。“八一秧”的截止符如同不断迫近的鼓点,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喘息都是奢侈。
当夜幕终于拉下,白昼的酷烈并未完全退潮。没有空调与风扇的年代,农家夜晚的清凉,是池塘边、老槐树下那吝啬的几缕微风。劳作了一天的农人们,筋骨仿佛散了架,拖着疲惫到麻木的身躯,聚拢在纳凉处。昏黄的煤油灯或皎洁的月光下,一位老者从布袋里取出珍视的二胡,琴弓轻触丝弦,一曲悠远苍凉的采茶调便流淌出来,与池塘里不甘寂寞的蛙鸣、草丛间不知疲倦的虫吟交织缠绕,合成了一阕独属于乡村夏夜的安魂曲。孩童们忘却了白日的酷热,在田埂上追逐着流萤,那无忧无虑的清脆笑声,是穿透沉重夜幕的星火。抬头仰望,星河浩瀚,碎钻般洒满幽蓝的天幕;月华如水,温柔地倾泻在静谧的荷塘,勾勒出荷叶田田、菡萏亭亭的倩影;小桥下的流水潺潺,低声絮语。白日里被“双抢”铁律追赶得近乎窒息的艰辛,竟在这片静谧与虫鸣蛙唱织就的温柔乡里,神奇地得到了片刻的抚慰与稀释。
那时的我,虽只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少年,一俟假期,便再无“学生”的特权。笨拙地握着镰刀,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滚烫的泥水,成为这“与天斗、与地斗”庞大乐章中一个生涩的音符。那份稚嫩的腰身承受不起的酸痛,那被烈日灼伤的皮肤,那面对蚂蟥时本能的惊惧,都深深烙印在成长的年轮里。这烙印,是汗水浸透的盐碱,是泥土赋予的底色。
回望今日,孙辈的暑假是恒温空调房里的清凉堡垒,指尖在发光的屏幕上轻点,便可在虚拟的疆域里纵横驰骋。大人稍加劝阻,换来的是拧紧的眉头和不耐的撇嘴——那被精心呵护的安逸,似乎隔绝了烈日与泥土的触感,也模糊了汗水与收获之间那条最朴素的因果链。
那些亲历过“复晚”的文人墨客,将这一切刻入骨髓。他们用饱蘸深情的笔,不仅记录下农人脊梁上压不垮的坚韧、眉宇间烧不尽的乐观,更捕捉了苦难缝隙中顽强生长的诗意,以及乡村夏夜那份粗粝却直抵人心的浪漫。“复晚”的日子,是被严苛农时鞭策、被烈日蒸煮、被汗水反复腌渍的艰难岁月。然而,正是这份对土地近乎本能的眷恋,对生活近乎执拗的坚守,让农人们在苦难的罅隙里,依然能辨识出露珠的晶莹、星光的璀璨、蛙鸣的韵律。这份源自大地的生命力,让“诗意栖居”在最贫瘠的土壤上开出了最倔强的花——它昭示着:纵使生活以苦涩相赠,只要心怀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对明日收成的期冀,便能将艰辛的日子酿出回甘的滋味,在酷暑的夹缝里,寻得足以慰藉灵魂的星光与微风。
这段属于特定年代的“复晚”集体记忆,是无数脊梁在重压下依然挺立的史诗,是汗水浇灌希望的寓言,它以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诗意”的真谛——它不在远方,就在低头插秧时瞥见的那片云影,就在直起酸痛的腰身仰望的浩瀚星河,就在那浸透汗水的盐霜与泥土的芬芳交织的气息里。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