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孟国泰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他宛如一位执着的拓荒者,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断耕耘前行,留下了深刻且独特的印记。
孟国泰现任孟子教育研究院院长、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同时担任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总校长。他还是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的创始人,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奠基人,构建起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他登上过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的封面,被大家誉为“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这些荣誉无疑是对他在教育领域贡献的高度认可。
孟国泰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带着他的“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和“三标课堂”,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无论是发达地区的繁华都市,还是落后地区的偏远乡村;无论是城市里的知名学府,还是乡村里的普通学校,他都勇毅前往,不挑地区与学校,不挑师资与生源。在潍坊外国语教育集团、济南胜利教育集团、南阳19中、河南远志教育集团、蒙自市新安中学、义乌外国语学校、原平市育英学校和实达中学、宣威六中、龙陵一中、勐腊一中、德州睿聪高中、洪洞三中等诸多地方,他都播下了教育的种子,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他的“三标课堂”堪称教育领域的一项创新成果。该课堂包含三个方面,即三个目标: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这为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路径和目标达成情况。还有三项标准:“说”和“做”最大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充满精气神,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改变学生对学习的传统认知;比学赶帮超,以高效为结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尤其是他推出的“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一改传统课堂“师讲生听”的被动局面,为教育带来勃勃生机。推行“三标课堂”,旨在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到导,由学到教的转变,以及成长方式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孟国泰先生是教育创新的积极推动者,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如导育、创育、情育、和育、创商、和商、万物教育、人字型教育范式,导学创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等,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家,更是一位教育实践家,其教育诗还带有陶行知先生的风格,因此被大家称为“第二个陶行知”。
孟国泰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包含“9大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理念强调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并共同构建一个大同世界,体现了教育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自主理念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自教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教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管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自价,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学习理念指出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想过才算初学过,做过教过才算真学过,强调思考和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成长理念提出真正的继承是创新,真正的适应是引领,真正的巩固是提高,真正的防御是进攻,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和突破。文化理念将文化定义为彰显在每个人脸上的精气神,镌刻于每个人心中的真善美,注重文化的内在品质。课程理念倡导时时有课程,处处是课程,人人开课程,拓展了课程的边界和形式。课堂理念认为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营造了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管理理念强调事事落实,时时坚持,人人成功,注重管理的执行力和持续性。质量理念提出高分是高快做人的副产品,强调品德修养与学习成绩的关联。
孟国泰有多部代表作品,如《孟国泰教育思想言论选》《大众教育学》《三标课堂》,这些作品凝聚了他的教育智慧和实践经验。他还拥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双保护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核心竞争力体系”“新五育”“三标课堂”“限时测评改”等10余项知识产权,体现了他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成果和价值。
他的人生格言是“千创新万创新,创新自己是根本;千道理万道理,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这体现了他对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重视。他的阅读信条为“读天读地读人间,读书读文读经典”,展现了他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对知识的追求。
孟国泰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他的理念和实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推动着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