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战役:石湾子挨炸闹乌龙
(故事新编)
李 皓
[作者按]
30多年前,本人刚由教育部门调至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时,地级莱芜市所辖的莱城、钢城两区治下,尚有30多个乡镇街道。某日,满车“喉舌”一道出游,有“政要”为活跃气氛,便用莱芜的乡镇名拟一上联:寨里大王铁车战腰关。求对下联。不懂格律的我,思忖片刻后,当即对曰:鹿野寨子见(剑)马守口镇。“政要”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窃以为,若不论平仄,对仗还是工整的,且意思上也完全上关下联,还算恰切。
民间有谚唱:奇怪奇怪真奇怪,东西大街南北走,街头出来个人咬狗。新闻界有辞曰: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之所以如此饶舌,不为别的,只因为小可今天要说一件中国现代史史上发生在莱芜的真事,相不相信完全在您。因为《红楼梦》中有言: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您自行判断吧!

在原地级莱芜市辖区内,存在着三个名字相同的村庄——石湾子村,它们分别隶属于现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莱芜区高庄街道以及苗山镇。这三个石湾子村,本来各有天地互不相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却又因为名字相同闹出过乌龙。
时间回溯到 1947 年 2 月,莱芜战役的战火正熊熊燃烧。当时,解放军的指挥所悄悄驻扎在了现辛庄街道(原铁车乡)石湾子村的一座四合院民房内。这座四合院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它西靠一山崖,崖上一棵大树的树枝向东伸展,宛如一把巨大的绿伞,遮蔽了大半个院落。
然而,国民党军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得知了解放军指挥所安置在此处的消息。于是,他们迅速派出飞机,妄图对指挥所进行轰炸,一举摧毁解放军的指挥中枢。
彼时,解放军战士们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敢,发明了机枪打飞机的独特战法,并且取得了成功。这一消息让国民党的飞行员们胆战心惊。当他们奉命前来轰炸石湾子村的指挥所时,心中满是担忧:飞高了,害怕找不到目标;飞低了,又担心投弹后瞬间拉升不起来,飞机会触碰到山崖,同时更惧怕被解放军的机枪击落。
在这种恐惧心理的驱使下,敌飞行员做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他们带着炸弹,径直飞向了苗山镇那边的石湾子村,在村边随意投下几颗炸弹后,便匆匆回去交差了。
而此时,在铁车石湾子村的四合院中,陈毅、粟裕两位将领正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千军万马。解放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炸毁、攻克一个又一个蒋军堡垒。最终,取得了击毙、俘虏国民党军 5 万余人,活捉敌军长李仙洲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年蒋军内部人心不稳、官兵离心离德的状况。
时光匆匆,岁月流转,70 多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在新世纪村村通公交的大好形势下,地处相对偏僻的高庄石湾子村终于迎来了乡村公交车。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庆祝的事情,然而,新入职不久的嬴城电视台记者却在新闻报道稿上同样闹出了乌龙。他竟把高庄石湾子村开通公交车的消息,错误地报道成辛庄那边的石湾子村开通了公交车。要知道,辛庄那边的石湾子村,可是距离莱芜通沂源的国道不远,而且还是旅游景点,许多许多年前就早已通了公交车的。这个乌龙事件,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三个石湾子村相互联系纠缠在一起,同样有了一定知名度。

作者简介:
李皓,笔名浩泉、泉歌,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新闻正高级职称,退休前供职于某地级新闻媒体,担任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现社会兼职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写作学会莱芜写作中心副主任,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