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泸定桥小学成功举办“校园安全情景剧夏令营”活动。该活动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泸定县教育和体育局支持,成都高新区赢在生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承办,通过创新形式探索校园安全教育新路径。

30名四年级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分为三组参与活动。其中,8名学生加入交通安全主题情景剧共创营,创作了《皮皮安安上学路》;10名学生参与心理健康主题情景剧共创营,完成了《小哲的拼图》;另有12名学生加入小小减灾官成长营,系统学习安全知识并录制倡导短片。




据悉,两部情景剧和倡导短片将在9月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师生展示。泸定桥小学已将这两部情景剧纳入校本安全教育资源库,计划在新学期开展全校巡演。

校园减灾教室项目活动组老师表示,这种将安全教育与艺术表达相结合的模式,既巩固了学生学习成果,又能扩大项目影响力。未来将在更多项目学校推广这一创新做法,为乡村学校安全教育提供可复制的新模式。(苏东华)
短评|安全教育需要更多“沉浸式”创新
泸定桥小学的“校园安全情景剧夏令营”为乡村安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传统的安全知识灌输往往效果有限,而让学生亲身参与剧本创作、情景演绎,不仅能加深理解,更能激发主动性。交通安全剧还原真实路况,心理剧关注情感需求,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方式,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更可贵的是,项目通过开学典礼展演、校本资源库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影响,形成“学习-实践-传播”的良性循环。期待更多学校创新形式,让安全教育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