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州我遇见了慧珍
蝶
在商州县城,我很意外居然遇见了慧珍。
与慧珍相识,过程非常简单,三年疫情期间,部分教育培训因生源问题被迫停业,我也因此失去了工作。那段时间,我去了一家超市谋生。在那里,我认识了慧珍。
当时的慧珍五十开外,个头不高,微胖,穿着宽松的衬衣,头发随意扎起,说起话来就像炒豆子般急促。
初到超市的她被安排在生鲜部,刚好和我一起。生鲜部的活计劳累繁琐,蔬菜的品种多,样数全,价格不一,条码不同,由于时间短,记不清楚,常搞🉐慧珍一头雾水,不是弄错价位,就是上错菜品,在超市,新员工试用期仅一天,下来的工作基本老板怎么安排就得怎么做。
慧珍是一位手脚麻利的女人,不管是不是她的活,只要看见总会搭把手,这份热心肠,却常会导致自己管理的片区货物跟不上。没少挨老板娘数落。因为在同一区域我自然而然跟着挨骂,成了没眼力的人。后来,趁进库房取货期间,我悄悄告诉慧珍,“其实超市工作也是有潜规则的,那个低胖子不干活的女人是老板娘弟媳,见了老板跑🉐勤的是小领导,而那个趾高气扬是小领导心腹。你帮别人是好事,但必须先干好自己的活,省得被说”。慧珍嘿嘿一笑:“行,我知道了,我就说咱乱乱的……”慧珍说话做事一个风格。嗓门大并且噼里啪啦一吐为快,在我阻止的过程中,她常像一个后知后觉的小娃娃,吐吐舌头,迅速地摆摆手,眼睛一眨一眨,无故而缘显调皮。这样的慧珍一定是在密罐里长大的,总有一点不谙世事之感。
超市里的疏菜运回来时多是整箱,员工要分类扎成小捆,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顾客买菜过程挑挑拣拣损坏菜。绑菜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有一定的要求,菜杆长的首先得把茎部对齐,微黄的叶子掐掉。再用橡胶带力道均匀绕上两圈,最后必须在菜叶茂密处再扎一圈,这样即使有顾客想抽掉中间自己认为不好的也是很难做到的。
勤快而又毛草的慧珍,能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但未必会改正🉐达到要求。老板娘巡视期间,眼神犀利,不开口则已,开口时总让人面红耳赤。慧珍绑菜时小心翼翼,总怕伤了这些小生命,绑好的莱显得松散。为了避免少挨批评,我总默默把慧珍绑的菜再重新过一遍手。好在她脾气好,总笑着说:“妹啊!多亏你,不然又让骂,这超市的活与人际关系咋这么复杂,比做文件难多了”。趁着这个话茬,我问慧珍:“是不是以前没在超市干过,一时半会很难上手”。慧珍被打开话匣子,继而告诉我,“她在某镇干文书,刚退下来,闲🉐无聊,既不爱打麻将,又不爱跳舞,孩子大了外地上学,老公呢又在单位吃饭不回家。家里一个人实在是无趣,想着找点事做,没想到这么麻烦。累🉐腰酸背痛咋还老受白眼呢?以前在家饭,婆婆做,后来婆婆去世,她又在单位食堂吃,换个地方,竟成了白痴”。听了她的描述,我顿时明白,这个平日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子自然是做不惯这些体力活的。我笑着对她说:“你是白领,干这粗活,未免太屈才了”。慧珍爽朗地笑着回答:“哪里,隔行如隔山,在这里你是我的师傅”。
我们相处的日子半月有余,老板的挑剔,工作的繁累,再加上体力不佳,慧珍似乎有点精疲力竭,她告诉我:“妹,我托熟人重新找了工作,这几天辞工”。我自是替慧珍感到高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与不足,一个在办公室里握笔弄文,受人尊敬的人,从被人仰视落入俯视,这种落差搁谁身上都是受不了的。
慧珍离开了超市,她在电话中告诉我想给老板打个电话,提醒下超市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很令我敬佩,可一个私人超市,老板平日事多,往往听信那些能说会道,口吐莲花之人,再勤劳的卒也是被弃的对象,她的劝诫又能有几丝分量。
十多天的相处,我从慧珍的身上没有看到曾经政务工作的架子,没有看到曾经白领一簇的精雕细琢,没有看到略施粉黛的娇媚,也没有看到曾经辉煌工作给她带来的嚣张跋扈。她朴素,善良,质朴而率真。
后来的一次街头相遇,她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妹啊!别干了,那活太累,你这么灵性,找个别的事做”。我嘿嘿的笑着,没有作声,我的灵性又在哪里,这小小的县城,人至中年,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合适的呢?
数年过去了,超市的经历只是生活的一个缩小版,此后我在县城再也没有见过慧珍。
这流火的七月,商州街头,我们奇迹般的相遇,彼此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她一如既往亲热地拉着我的手:“妹啊……”她的叮嘱像夏天的老冰棍,让我清爽,舒坦,友谊从不需言多,来过的瞬间给彼此温暖,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