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不平凡事
汪小波
2025年3月,四川名酒之乡某建筑工地,工人因违规作业,被黑心老板用安全带吊起来“示众”,引来众怒,舆论纷纷予以谴责。法治社会对人的尊严和权利,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黑恶势力对民众的威胁,必须尽快铲除。
闲暇的时光里,脑海常常回忆起曾经交往过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平凡之人。他们为人真诚朴实、心地善良、待人和气、心疼儿孙。虽为白丁,却有上上智。
一
40多年前,某小县城的街巷里常穿梭一群收废品的人。一天,一个其貌不扬、矮个、黑皮肤、斜眼的衣衫褴褛的年轻人,骑着一辆带两个大筐的“永久牌”自行车,脖子上挂着一条早已是煤炭色,供擦汗用的白色毛巾,大声吆喝着“收破烂啊,收烂洗衣机烂电视机烂冰箱啊,收破铜烂铁,收废书废报啊”。
我说:“兄弟,有口废铁锅,收不?”
听到一句暖心的“兄弟”,也许很少人这样称呼他,小伙子心里涌起了一阵暖流。
我同时递过去一支8分钱一包的“经济牌”香烟,小伙子随和地接过香烟。人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当时0.2元可吃一碗杂酱面和买一包经济牌香烟。人们的收入不高,但物价十分便宜,百姓们也其乐融融。
小伙子连忙点头道“要收,市场收购价是0.1元/斤,我给您算0.15元/斤”。
我说:“那感情好啊”。
打那以后,每当相遇,我们总是彬彬有礼,互致问好,日子一长,便成好朋友。以真诚之心待人,以善良之心悦人,就会感受到人间美好的温暖,心与心的距离拉近,才会有真诚的交流。
他说:“哥老倌,别小看收破烂的活,我一个月的收入可不低哦,与其辛苦上班,不如干我们这行自由”。这些商业秘密,不是一般的人,难有人对你这样说。
是啊,7、80年代,体脑倒挂,复杂劳动者收入往往不如简单劳动者。今天,有的地方医疗机构,医生的劳动价值还不如农民工。导致今年临床医学录取分数线严重下滑,报考热度还不如动物医学(兽医),著名的上海交大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热度,大幅下降。医学生素质下降,不是民众之福。国外及香港地区医生的收入都非常高,香港各大学的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堪比内地的清华北大。
上世纪80年代某日报有一幅漫画,一位乡领导拍着一教师说,好好干,我提拔你到供销社当售货员。好悲哀啊!时至今日,教师待遇又改善了多少?!教师素质决定了民族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用赘言!
后来,我了解到,小伙子有一个得了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幼女,医生估计活不过5岁,按现有医疗水平,上手术台动手术,死亡概率几乎是100%,小俩口一商量,决定放弃手术治疗,让女儿在有限的生命里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其间有不少亲朋好友,甚至医生朋友,都暗示年轻的父母,女儿患感冒时,不予医治,让其解脱算了。但年轻的爸爸予以坚决反对。我知道这些以后,暗自落泪,心情难以平静。小伙子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闪耀着的人性光芒,照亮着我前行的人生之路。
这位年轻的爸爸每天要比其他人每天多收6小时左右的废品,相当干2个人的工作量,为的是多赚一点钱给经常生病的女儿看病。
小伙子说:“虽然累,但为了女儿,心里不觉苦。只是天天担心着,她随时可能离我们而去”。
后来得知,女儿在12岁那年去逝,这创造了医学奇迹,医学专家们也连连称赞这对年轻父母。他们的巨大付出,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和真正了解。
今天,和这位兄弟已很久未谋面了,也不清楚住在何方。我一直在打听他的住所,想去会会面、叙叙旧,然而一无所获。我会一直打听下去,为了曾经美好的相遇,难忘的情谊,以及敬重他对女儿的爱!
身为子女,要感恩父母,对社会有贡献,做爱的传递者,不做让父母伤心之事、担心之事。
二
顺利将旧房出售,搬家是件苦累活。教书40余载,各种教学资料足足有千斤左右,急需处理。
收废品的李大爷,人品好,不宰人。李大爷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了,身材魁梧,声若洪钟,戴着一副老花镜,两手粗壮有力,古铜色的肤色,体魄健硕。
交谈中,得知李大爷患有糖尿病。天天风里来雨里去,不知疲惫地收废品,用勤劳锻炼着身体,抵抗着疾病,显得格外有精神。李大爷去药店,总是购买最廉价的药,非常节俭。
李大爷收废品赚的钱,也舍不得吃穿,但却给两孙子在县城里各买了一套用于结婚的新房。小县城房价便宜,要是在大城市,无论如何也买不起。
我十分好奇,为啥是爷爷给2个人孙子置办婚房?
李大爷说:“老师啊,他俩兄弟的父母都是小煤矿的挖煤工,煤矿设备十分简陋,没有安全意识,人就像老鼠打洞一样,每天挖呀挖呀挖。在一次瓦爆炸中,父母双双不幸去世。当时,这两兄弟,一个念小学,另一个念初中。过日子需要钱啊,我也没读多少书,只有靠收点破烂,供俩他们读书和生活”。
短短几句话,感天动天,爷爷以其大爱精神,不顾身体的病痛,坚强地支撑起这个家,让两孙子健康快乐成长,延续着浓浓的血脉亲情,将爱一代又一代传下去,平凡而又伟大!
青年人要想活得轻松自在,回小县城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好面子而留在大城市,并非明智之举。在家乡创业就业,拥有亲朋好友的关爱,不孤独寂寞,心理会更健康。
李大爷打算再给两孙子各存12万元,就享清福了。听后,被深深感动了。中国的长辈们,心里只有儿孙,唯独没有自己。
老人用勤劳的双手,抵抗晚年的孤独,既充实了精神,又锻炼了身体而获健康。感人至深的血脉亲情,是人间大爱,是爱的传递。
三
退休了,轻松了,生活的城市也从夹江搬到了乐山,搬的东西特别多。剩下最后一车的东西,主要是我和儿子的书。儿子的大学教材、高中教材、教辅和试卷,记录了他艰难的求学历程,承载了难忘的美好记忆,值得珍藏。
我请买家俱的老板帮我物色一位搬家师傅,结果请来一位年龄很大,瘦骨嶙峋的老大爷,话语不多,牙齿也几乎掉光了,感觉风都能把他吹跑。据老板讲,人不可貌相,雷大爷力大如牛。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我因腰椎间盘突出,只能协助雷大爷,出不了大力。看着颤颤巍巍负重的雷大爷,既心痛又怕弄伤了他的身体。
支付报酬时,我多付了200元的辛苦费,还赠送了一套全新的床上用品。从大爷不断的感谢声中,能真切感受到老人家的淳朴与善良。
据雷大爷讲,若干年前,儿子得了渐冻症,儿媳妇因承受不了这种打击,狠心抛下了还在读初中的儿子,跑了,生活一下子变得十分拮据。
农村老人唯一可挣钱的,只有卖苦力。卖家俱的老板,看到雷大爷的悲惨遭遇,把运送家俱的活,全部让老人承包了,并且比其他人多支付30%左右的报酬。老板是个好心人。
在返回夹江的路上,我给雷大爷买了一瓶2升装的矿泉水,他抱在怀里舍不得喝,带回去给儿子、孙子喝,我心里顿时一热,感动瞬间涌上心头。
亲情是人间最美的情感,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此刻,我想起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是感动世人的,中国长辈们的缩影。我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舐犊情深的许多感人画面来:为了养育4个孩子,某父亲每年要卸6000吨水泥;胡须花白的大爷干完活后,满身尘土去商店买廉价的酒喝,脸上露出稚童般幸福的笑容;在工地干活的父亲拿钱给上大学的女儿作生活费,女儿看到衣衫褴褛的父亲如此辛苦,不忍心接过父亲手中的钱。
今天,来成都带孙辈的祖辈们,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不惧苦累,用爱无私付出,在享天伦之乐的同时,为儿女分忧,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养育新一代接班人。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