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迹忆·小小说(015)】过 年 打 包
作家:沈 学 印 主播/河清海晏
今午,“吃得开”有几位朋友从南国飞来了,意在赏冰玩雪,领略北国风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东道主接风洗尘那是“必须滴”。
地点选在了一家颇具风味的“蒙古包”。
这家“蒙古包”,我知道,挺有名。
前几回,有几个朋友凑在一起小聚,想去尝鲜,都因客满没有成行。
今个“吃得开”在这儿设宴,正合我意。
据说那的“石斑鱼”都是野生的,个头肥大,肉质鲜嫩,很有特色。
中午时分,我们刚到“蒙古包”,那几位南国朋友也脚跟脚地进来了。
“吃得开”和这家女老板很熟,已经提前预定了所要的新鲜“石斑鱼”。不大功夫,一大桌子山珍海味和由“石斑鱼”烹制的“红烧鱼块”及“杀生鱼”全都端了上来。
这些上桌的主也真没有一个是客气的,个顶个的都视山珍海味而不闻不问,专门冲着“石斑鱼”使劲。
其实,我也觉得这“红烧鱼块”及“杀生鱼”很有诱惑力。
那外焦里嫩,油光瓦亮的大鱼块,均均匀匀地足有一寸见方,吃一口满嘴流油,香甜绵软,余味长久;再看看那大方盘里装的新鲜鱼片,跟个小山似的,扑鼻而来的鱼香味,引得大家的眼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满满的方盘中,足有四五斤多的鲜鱼片里夹杂着五颜六色的细姜丝、鲜葱丝、嫩蒜片和红胡箩卜丝、绿黄瓜丝、香菜叶等,白生生的鱼肉片未食用就有了垂涎欲滴的口水感,淡淡的麻辣花椒红椒油和香油味在盘中散发着一种麻辣酸甜清香可口的味道,使得大家好一阵子都不忍心下箸,舍不得在那白皙玉丽的肉质上夹动一下,蚕食一口。
席间要不是“吃得开”几次催促大家“猛造”,在座的诸位还不会露出各自的“狰狞”本色,舞舌而啖。
大家吃的最尽兴的时候,都让站在一旁的服务员小姐忍俊不止,掩唇而笑。
女老板来过几次看了更是一副花枝乱颤,幸福满足的样子。
直到后来清炖鱼汤上来了,大家才优哉游哉地喝着鲜美的高汤,算是屡行了午宴的闭幕式。
这顿“石斑鱼”吃的大家酒足饭饱,沟满壕平。
最后还是剩了很多鱼肉块和鱼肉片。
女老板见此也没客气就对大家说,各位打包全都带走吧。
于是,服务员小姐把大家胃里没装下的“美味佳肴”全都分别装在了一个个小塑料袋里,临出门的时候,给每人发了一份。
当我们走上街市的时候,正有烟花四起,鞭炮齐鸣。
“吃得开”方渐清醒地说,啊,原来今天是除夕了。
2013年2月7日 晨于北方悠然居书房


沈学印,曾供职电视媒体,现退休。已有400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百家报纸杂志发表;出书30余部、编书20余本、创办民刊80余期、获奖30余次。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等。现为《乌苏里江》《知青文学》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