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者确已受伤了
青海 马学忠
“推迟者确已受伤了。”
这个大道理几乎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多少青年学子悔恨不已,悔恨平时用功少,尤其那些高考落榜后常年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的人,当再读唐·颜真卿的《劝学诗》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姐妹三个中,老二的子女先开日本马自达小汽车,后换四十多万的德国高档奥迪轿车,再换国产越野方程豹,车越换越好,出行越来越方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二的腿脚不灵便了,走路一瘸一拐,虽几经治疗,但效果始终欠佳,这才惆怅起一旦朝觐指标下来,如何像其他两位姐妹一样畅游天房,如何轻松顺利地完成朝觐功课来?
有些人,已经老大不小了,钱也赚得差不多了,但是,当劝其早点开始念、礼、斋、课、朝等五桩天命时,老板们以“等朝了觐,就直接从俗世脱身,一心一意干善事”为借口,一推再推,众多打工人也以未退休为由敷衍推脱。
此类情况,比比皆是,但人最善辩,往往不见棺材不掉泪,但见到棺材时,后悔又有何用呢?

“推迟者确已受伤了。”——这是伊斯兰世界最贵的圣人穆罕默德告诫弟子们的一句经典名言,这句话涵盖面甚广,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我国的一位伟人曾在一首诗词中指出:“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从上述论述不难发现,古今中外的贤哲们均再三强调事前准备对成败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未雨绸缪,谋划在前,而且今日事,今日毕。
功修的黄金时期正是青年时代,有良智者不可荒废这个时期,应抓住机遇、珍惜时机,以后的事情很难预测,或许活不到老年,就算能活到老年也不一定能回心转意。就算能回心转意,那时大概也心余力绌了。当你年青时回心转意的所有因素都非常具备,双亲在世是你的最大福分,你的生活重担挑在双亲的肩膀上,这就是良好机会、有利时机,你有什么理由可以把今天的工作推迟到明天呢?
为忙于做远大之事而将今天的俗事推迟到明天是令人赞扬的,反之,则让人憎恶。在青春年华,正值血气方刚,少量的功修,少量的努力,影响极大,威望相当高,老年人则没有这种荣誉。
人,作为万有的精华,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吃喝、娱乐,而要完成历史使命和担当。
“推迟者确已受伤了。”这句话告诉人们,时间犹如利剑,明天是否有机会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今天当先办理最要紧的事情,把不太重要的推迟到明天再做,这就是智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里的智不指求生的智,而是指关于生与死方面的大智。
“推迟者确已受伤了。”若你不信,请认真阅读《明日歌》便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
作者简介:

马学忠,网名,西海天马,青海省海东市人,法学研究生,慈善家。曾任教师,情钟于史学,文学,哲学,国学,为人真诚!品质感人!现为自由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