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文/梦飞
见恶无观不向辩
少言蜚语罪长迁
思行默念诚为本
德善偷生可慰天
诗评:《修》—— 以心为尺,与善同行
梦飞的《修》以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修身立德的核心要义,四句短章如箴言在耳,将处世之道与内心坚守熔铸于字间,读来见骨见心。
首句“见恶无观不向辩”直击处世原则。面对恶行,不刻意围观、不参与无谓争辩,既是对自身精力的守护,也是一种清醒的避恶智慧——不与污浊纠缠,方能守住内心清明。这种“不辩”非懦弱,而是以沉默拒斥恶的蔓延,立场鲜明却不张扬。
次句“少言蜚语罪长迁”聚焦言语修养。流言蜚语如无形之恶,轻则伤人,重则积“罪”长远。“少言”并非寡言,而是对口舌之欲的克制;“罪长迁”的警示,则点出言语失当的深远影响,暗合“祸从口出”的古训,劝人在言语间存敬畏之心。
第三句“思行默念诚为本”转入向内的修行。无论思考还是行动,“诚”都是根本准则。“默念”二字尤妙,既指心念的纯粹,也暗示修身需时刻自省、表里如一,不欺心、不欺人,将“诚”融入日常的每一次起心动念。
末句“德善偷生可慰天”以升华之笔收束全篇。“偷生”在此绝非贬义,而是指在纷扰世间坚守德善、安身立命的姿态——即便不事张扬,只要心怀德善,便能俯仰无愧、“慰天”亦慰己。这既是对修身成果的肯定,也传递出善有归途的信念。
全诗无华丽辞藻,却字字恳切,从避恶、慎言到存诚、守善,层层递进地铺展修身路径。以“修”为题,实则修心、修言、修德,于朴素中见力量,于平实中显智慧,堪称一曲简洁而深刻的修身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