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共契,美美与共——泰山策划研究院赴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考察纪实
编者按: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交流中的互鉴,在协同中生长。泰山策划研究院与济南(莱芜)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的此次互动,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参观学习,更是一场基于同源基因与共同理想的文化对话。
从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系统性的学术积淀、全链条的项目实践,到两院因“柳明瑞纽带”形成的天然联结,再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同共识,我们看到的是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的生动实践——既扎根历史土壤深耕专业,又以开放姿态拥抱合作;既坚守“为文化寻根”的初心,又锚定“为时代赋能”的使命。
这份考察报告所呈现的,不仅是两院的合作蓝图,更折射出当代地方文化机构的发展路径:唯有以严谨的学术为基、以赤诚的情怀为魂、以开放的协作为本,才能让历史文化在传承中焕新,让不同领域的专业价值在共生中增值。这或许正是此次交流留给我们的深层启示。
同源共契,美美与共——泰山策划研究院赴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考察纪实
明渊庆泽
一、考察背景与目的
为加强文化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研究机构的运营模式与项目经验,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活化,2025年7月6日,泰山策划研究院组织一行八人,应邀赴济南(莱芜)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本次考察旨在实地了解嬴秦文化研究的成果与实践路径,探索两院在文化传承、项目策划等领域的合作可能性,践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同发展理念。
二、考察概况
(一)考察对象与参与人员
考察对象为济南(莱芜)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泰山策划研究院由高级顾问张庆明先生和李承华院长带队,一行八人参与;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方面,高级顾问刘宗元、毕玉惠,院长柳明瑞,常务副院长刘家文等核心成员接待并参与交流。
(二)考察过程
7月6日,考察组实地参观了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的办公区域与展览空间,详细听取了该院关于嬴秦文化研究及相关项目的专题介绍,并围绕文化研究、项目落地、团队建设等议题开展深入座谈。
1. 实地参观:硬件与资料的系统性呈现
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整层办公区域布局规范、功能完善,涵盖办公室、多规格会议室、接待室及专业化展览室,硬件设施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展览室作为核心展示窗口,通过图表、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实物展品等多元形式,系统呈现了“中华嬴秦文化园”项目的源起背景、研发历程、阶段性成果及获得的荣誉资质,全面展现了项目从构想至实践的完整脉络,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严谨性与系统性。
2. 专题介绍:项目价值与团队精神的深度解读
刘宗元、毕玉惠两位高级顾问结合历史研究与战略视角,阐述了嬴秦文化研究对民族历史溯源的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嬴秦文化的发展脉络,填补了部分历史研究的空白,为改写区域历史叙事提供了新的学术支撑;柳明瑞院长从学术层面详解了项目对“嬴秦精神”(如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家国担当等)的挖掘过程,强调其与新时代民族精神培育的契合点;常务副院长刘家文则从企业家视角,分享了如何以市场思维推动文化项目落地,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通过介绍,考察组深刻认识到该项目不仅是历史研究的学术实践,更承载着“以文化赋能时代发展”的使命——既为民族历史寻根,也为当代社会提供精神滋养。
三、考察发现与核心启示
(一)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的突出优势
1. 扎实的学术根基与系统的项目体系
该院以嬴秦文化为核心,构建了“历史研究—精神提炼—项目转化”的全链条工作模式:从史料考证到精神内涵挖掘,再到文化园项目的规划落地,形成了“学术支撑实践、实践反哺研究”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文化研究“纸上谈兵”的困境。
2. 多元协同的团队力量
团队集合了学术专家(柳明瑞)、战略顾问(刘宗元、毕玉惠)、企业家(刘家文)等多元力量,实现了“学术把关—战略规划—资源落地”的无缝衔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团队“不计名利、执着坚守”的家国情怀——成员多年来往返于多地调研、深耕项目,以文化振兴为己任,这种精神成为项目持续推进的核心动力。
3. 清晰的价值定位与时代赋能意识
项目不仅聚焦历史研究,更注重与当代需求结合:通过提炼嬴秦文化中的进取精神、治理智慧等,为区域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企业精神培育提供素材,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两院合作的独特基础
1. 天然的纽带连接
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院长柳明瑞同时担任泰山策划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长期往来于泰安与莱芜,是两院共同的“精神领袖”与组织者。这一特殊关系为两院的信任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目标一致、理念相通”的协同前提。
2. 早期参与的历史渊源
泰山策划研究院自“中华嬴秦文化园”项目初期便参与创意与策划,见证了项目从雏形到成熟的全过程,对项目的核心价值与发展需求有着深刻理解,为后续深度合作提供了实践基础。
四、交流共识与合作展望
(一)双方共识
泰山策划研究院高级顾问张庆明在答谢辞中明确表示,将积极推动嬴秦精神在泰山脚下的传播与实践,并高度肯定了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在团队协作、文化坚守方面的成就。双方一致认为,文化研究与策划需立足本土、放眼时代,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二)未来合作方向
基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结合两院优势,未来可在三方面深化合作:
1. 资源共享,学术联动
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发挥历史研究与精神提炼优势,泰山策划研究院发挥项目策划、资源整合专长,共同开展嬴秦文化与泰山文化的对比研究,挖掘两者在民族精神、历史脉络中的内在联系,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2. 项目协同,落地转化
联合推进“嬴秦精神进泰山”系列项目,如策划主题展览、文化论坛、研学活动等,将嬴秦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泰山的文旅资源结合,实现“历史文化”与“文旅经济”的双向赋能。
3. 团队互促,经验共享
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分享团队管理、项目运营经验: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可传授历史研究与资料整合方法,泰山策划研究院可分享市场策划与资源对接经验,共同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五、总结
本次考察不仅让泰山策划研究院深入了解了中华嬴秦文化研究院在文化研究与项目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更明确了两院“同源同力、协同发展”的合作路径。依托独特的纽带关系与互补优势,两院有望在“各美其美”(深耕各自专业领域:嬴秦文化研究与策划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美美与共”(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地方文化振兴与时代精神培育贡献更大力量。
《观两院相契有感》
七月骄阳访济川,秦园深处韵万千。
图表凝史开新境,实物藏真续古篇。
两院同源一脉牵,柳公辛苦架长天。
秦魂深挖史篇补,泰策精研愿景传。
不计浮名耕文化,同怀赤志拓云笺。
各美其美春常在,共绘华章日月妍。
